美文网首页职场小白变形记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我为什么放弃了万博宣伟,选择了一个只有40人的创业公司

我为什么放弃了万博宣伟,选择了一个只有40人的创业公司

作者: 一目千阳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17:50 被阅读14944次

    文/手绘:韩旭

    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个多月以前,我因为不想考研需要找实习,疯狂的投简历,用三天的时间面试了四个公司,其中有世界顶级的公关公司,有已经融至D轮的互联网公司,甚至也有不到40人的创业公司。

    面试完的那个周末,四个公司都发来offer,出人意料的,我放弃了憧憬已久的顶级公关公司,来了那个当时不到40人的创业公司。

    面对这个选择,我当初也纠结了很久。一个月过去了,我无比庆幸当初选择了创业公司。现在,我想把当初的经验,以及一点点思考分享出来。

    我为什么放弃了万博宣伟,来了一个只有40人的创业公司

    1.是到大公司镀金,还是去小公司学东西

    相信这个问题是大家签工作前最最需要深思熟虑的,对于实习生和应届生来说,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薪资福利。

    和我一起去万博宣伟面试的两个人,一个本科期间曾经在加州理工做了两年交换生,另一个是港中文的Master,而我只是一个211在读的本科生。英文问答的环节,和两个有留学背景的人相比,四级只考了430+的我表现可想而知,但是最后只有我收到了offer。万博打电话通知面试结果的时候,我十分惊讶,当问及为什么一个英语奇差的人却通过了外企面试时,对方答道:“英语水平是可以提升的,你在面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才是我们最看重的”。

    一份精彩的履历重要吗?非常重要,有时候甚至决定你是否能拿到下一份工作的面试机会。HR普遍偏向在大公司工作过的,就像大家都觉得985毕业的比一本的要牛逼。但是履历精彩能力一般,和履历平平能力出彩的,HR更偏向谁呢?大公司做背书的时候,也仅限于谈合作和面试下一份工作。而在下一份工作中,不管和谁打交道,永远都是能力第一。

    2.在大公司和小公司,我们分别做些什么

    对于上一条,或许有人认为履历和能力并不正相关。但是如果对于实习生来说,进入大公司,就像是做一台严密机器的螺丝钉,每天接触的工作都很有限,大部分是事务性的工作,除了了解到公司的基本业务和工作流程以外,对业务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

    万博宣伟整理简历的实习生(严格来说算是我学姐),在我发邮件婉拒之后,特意打电话和我聊了许多。她说,在万博实习近半年,负责的一直是PPT美化、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翻译(虽然发给VP的时候还要找一个mother language的人再润色一遍)。半年里,她除了知道整理资料要仔细,找到了和外国人发邮件的“套路”以外,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我有一个朋友S,他曾经在麦肯实习了三个月,据说这三个月做的也一直都是事务性的工作。

    而在创业公司,由于人手的问题,常常需要一人身兼数职,项目leader不会(也没有空)单独把特别细分模块的事务性的工作一块一块剔出来交给实习生。在创业公司实习一个多月,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实习生每天所做的工作和正式员工(AC、甚至是AE)并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也需要做整理资料、美化PPT这一类细碎的事情,但大部分时间是写稿件、做传播规划及总结、和供应商沟通等。这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成长也是十分迅速的。在“打杂”之外,能真正接触到公关行业最核心的事务。

    3.你能接触到的人,决定了你的成长高度

    有时候大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个问题可能困扰了我们很久,但是有些人轻巧的一句话就能点出关键,让人感叹“卧槽,牛逼啊”,这就是两个人经验和阅历的差距。而相对于大公司完备的管理层级,创业公司的扁平化结构更有益于拉进你和“牛逼的人”的距离。

    如果你选择了“万博宣伟”们,就意味着你接受了严格的公司等级,很少有情况能让你越级和上级沟通,个人能力的提升可想而知也是很少的。而在创业公司,你和CEO之间可能只差一个人,你会有无数的机会打破这个壁垒,从而更快的提升自己。

    在创业公司,我每天直接接触到的是SAE、AD、甚至CCO,而且实习一个多月,已经蹭了两场干货满满的虎嗅分享课,在CEO的指导下,做了一份热点事件的传播规划……这些我目前接触到的人脉、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大公司想都没法想的。

    接触到更牛逼的人,甚至可以算公关公司的福利。一个公关公司的实习生,可以和甲方的公关总监、甚至CEO坐在一张桌前谈话;试想,一个普通的职业,需要多久,才能够通过工作能力的提升,来加薪升职,和总监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往简历上贴金和多学点东西一直是找工作最纠结的问题,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既然现在的我都能找到牛逼的平台,在提升自我能力以后拿到的offer,一定比现在更好。

    我是如何收获这些offer的

    作为一个只面试过4次,却也收到了4份offer的学渣来说,这个结果还是十分满意的。而在满意之余,100%的面试通过率,我更想谈谈其中的“套路”。

    1.展现对这份工作的诚心

    因为当初我只比小伙伴晚投了一天的简历给创业公司,而直到对方面试结束后我都还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该公司的面试:从简历的书写到求职信的措辞,直到我把斟酌后的简历发给万博宣伟,并接到面试通知时,才明白可能是因为当初填写的入职时间只有两个月(两份简历最大的不同就是入职时间的长短)。于是我在修改实习时间后,重新给该公司投了一份简历,并注明可以长期实习,然后我拿到了面试机会。

    2.像准备期末考试一样准备面试

    以前在看《非你莫属》的时候,总是会发现有些面试者谈吐不俗,最后却因为连公司最基本的信息都不清楚从而与好工作失之交臂。因此,我在面试前特意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面试霍夫曼公关前,我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连蒙带猜加谷歌,翻译了官网上的所有文章;面试万博宣伟的时候,我翻了近三个月以来denza(我当时面试的项目组)的所有新闻,背诵了十来份邮件的模板;面试蜻蜓FM前,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是在听电台,甚至把蜻蜓和荔枝、喜马拉雅相比,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而在面试创业公司前,我翻遍了公众号所有的文章,背下了经典案例的相关数据,以及公司公众号里一篇名叫《新公关时代》的7000字的文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不假,前期准备的问题,面试时几乎都会问到;没有涉及的部分,也可以假装“不经意”把话题引过去。

    3.经验不够,创意来凑

    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机会接触实习,如果也没有参与学生工作,就导致了简历上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可能连面试资格都拿不到;即使有机会参与面试,也很难在一群履历精彩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是面试公关广告公司、或者是运营岗,没什么比一个好的idea,或者是关于公司现阶段运营状况的问题的思考更能让面试官心生好感了。

    我在面试万博宣伟的时候,笔试题有一道是写一个关于父亲节电动汽车的营销方案,在设计了两份营销方案后,我觉得有些不过瘾,于是又写了一个温情满满的微电影脚本。正是这个在英文笔试题里用中文写成的脚本,让面试官忽视了我蹩脚的语法,最后让我通过了面试。而在面试创业公司的时候,由于我前期准备做的不够充分,对于面试官问起的关于公司微信号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我回答的并不是很出彩;为了挽救一下,我拿出了之前在运营兼职时画的条漫。

    虽然在画风上借鉴了伟大的安妮,但是通过这幅条漫我主要想展现的是创意和能力。果不其然,它成功的吸引力面试官的注意力,我们甚至就漫画营销讨论了一番。

    4.不要太过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

    和我一起面试万博宣伟的一个女生,本科期间曾经在加州理工交换了两年,在一个留学生交流会中担任过主席,也跟着导师做过国际项目,毕业还在新东方担任过讲师。精彩的履历和出色的英语,按理说拿到offer应该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就是由于太过优秀,导致她对这次面试不够上心,以及在面试过程中不经意流露出了优越感,给面试官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面试时如果太过自信,很容易给面试官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妄自菲薄,又无法把自己摆在正确位置,难以和面试官沟通。

    我在霍夫曼公关面试的时候,做完笔试题面试官进来递了一张名片。当我看到名片上的Title一栏印的是亚太区总裁时,开始变得十分紧张;以至于在英文问答的环节,有好几个问题并没有听清,后来回想整个面试过程,也发现有很多问题回答不够得体的地方。

    不是所有的创业公司都适合

    杂杂拉拉说了这么多,希望你已经被我说服,认为创业公司的确是比大公司更适合初入职场的菜鸟。但是,本着严谨的态度,这篇文章还需要再加一部分——创业公司的选择。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进入一家有潜力的公司,和它一起成长,就像99年的腾讯,00年的阿里,01年的百度。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有这么好的运气,更多的创业公司则是昙花一现后就没有下文了。那么,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创业公司,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而不是还没有离职就已经面临公司倒闭?

    1.“小而美“的公司和“小”公司

    “小”是指公司规模,但是公司规模并不一定等同于公司实力。两家规模上大体相当的创业公司,在实力却可能相差巨大。

    判断一个公实力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曾经做出的成果与所获奖项。以公关公司为例,金旗奖、艾奇奖等奖项里不那么有名的公司,甚至前一阵PR媒体俱乐部放出的“10家小而美公关公司”榜单等,都是可选择公司的范畴。

    2.相信前辈的眼光

    如果你感觉自己很难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不妨看看这家公司员工、尤其是你未来上司的履历。一个经验阅历都比你丰富的人,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也一定会比你更加细致的考量公司条件。

    我当初在万博宣伟和创业公司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正是上网搜索了公司CEO的相关信息,才最后选择了这家规模更小的公司。

    这篇文章这么长,能坚持看到结尾的也是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吸取面试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or实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破晓的时刻:谢谢,让正在读大一的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公司选择这方面。所以,我决定,以后也想你这样,进小公司,让自己的成长成指数函数增长
      • 丝带儿品驴:既然说了一个人的履历不是全部,在查阅关于创业公司CEO或领导背景履历时,获得的消息就会比较片面。所以我认为应当谨慎选择创业公司,不将创业公司带给职场新人的能力提高过分夸大,一个500强的大公司也一定有能够锻炼实践的舞台。
      • 4ec1f366c092:您好,请问这篇为文章能转载吗?会按要求注明作者来源,盼复
      • 边走边改变:看了你这篇文章,我开始纠结选择小而美还是光环公司
      • 枫简单式:受用了
      • swallowguo:分享的内容很让人受触动
        一目千阳:@swallowguo 蟹蟹wwww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放弃了万博宣伟,选择了一个只有40人的创业公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b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