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一一《刻意练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当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时,全国人民都深深地记住了他。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打破项记录获得了冠军,还改写了中国男子游泳项目无金牌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有人会说,孙杨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么多成就,是因为他是天才。
不否认“他是天才”的观点,但是将他的成就全部归功于“天才”,这无疑抹杀了孙杨的努力训练。我个人觉得孙杨的“刻意练习”,是他获得这么多成就的真正关键原因。
“刻意练习”这一概念来自于康德斯艾利克博士的《刻意练习》,他告诉我们通过有目的练习和刻意练习,在一个特定行业和领域,我们都可以成为杰出的人。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研究者之一。
《刻意练习》,这个词,或许你已经在很多地方听过,但是从来没重视过,也或许你从来没有听过。不论如何,今天我都要来讲讲这个词,至于它的威力,毫不夸张的说,绝对比你想象中的,大一万倍。
你是否有学习上的烦恼,是否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看到有些人某些技能能够做得非常强,时常很羡慕,觉得别人都有一技之长,而自己什么都不会。
而刻意练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二法门。还有就是任何技能的训练,都可以从刻意练习中得到很好的帮助,对,你没听错,任何技能。

作者在书中重点介绍了刻意练习,它和其他有目的的练习有两个不同点。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强大的心理表征。任何杰出的人都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变的杰出的,和天生才华没有关系。
《最强大脑》是一档脑力竞技节目,通过挑战来展现人类大脑的极限。通过这档节目,让我们认识很多“天才”。孙亦廷,是参加最强大脑第二期“脑力名人堂”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但在比赛中却以1比1的成绩战胜人工智能。卫冕为”辨音神童“。我们不得不为这样一位天才少年的天赋所惊叹。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平凡,并非天资卓越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大师的必要条件。
我们好奇他是如何成为“辨音神童”,拥有如此异于常人的天赋的。让我们看一下他的成长。
在他上小学之后,他的父母每天在他放学之后都送他到老师那里学习小提琴、钢琴。而他一天一练就是5个小时。周末半天参加陪练,半天用来参加少儿乐团的陪练。所以,天才也是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才能够取得成功的。
刻意练习作为一项学习工具的话,它的威力完全衬得上“洪荒之力”这个词。
我在有书三百六十五天日更写作,一年时间创作出了一百多万文字,从难到易,就是刻意练习的产物。
刻意练习,讲归讲,你会不会真的去使用,会不会真的重视它,我就不知道啦。毕竟,我能做的,也只是告诉你,哪些我认为是好的。最终的行动层面,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完成,我现在再来完整的用一句话,给出我认为的,刻意学习的定义。

刻意练习就是: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细化分解成小的知识组块后,在学习区内,在能够得到高频的持续反馈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有意识的、主动的、高度专注的重复。
总的来说,刻意练习就是需要我们主动地有目的性的去训练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再通过这种能力的运用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强大的人。
在《刻意练习》的书中,作者对于“一万小时定律”也做出了更正。书中说采集取证和试验跟踪,发现有一些在某些方面很杰出的人在这方面刻意练习的时间其实并没有达到一万个小时。所以,这对于广大的想要成功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某方面的成功需要长时间刻苦的刻意练习才能完成这倒是一点儿都不假,话句话说,成功没有捷径。
所以,保持动机并且给自己一个坚定的不要停下来的理由,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标大踏步的前进吧!
网友评论
读君美文,学习了,喜欢一件事情,那么经过刻意的练习,终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