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出版社约稿,为《袁隆平的故事》再版作跋,附于书稿终章】
“我每天想的主要的还是日思夜梦,梦希望这个产量很高。我叫做禾下乘凉梦。就是我的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稻穗比扫帚还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好高兴,我就跟我的助手们,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
1960年的夏天,湖南安江的稻田里,一株水稻让过路的青年教师停下了脚步,这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层层稻田里显得鹤立鸡群,随风摇曳。偶遇,瞬间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灵感,从这一刻起,中国的稻田里便上演了一段历经半个世纪的传奇。
这位青年教师叫袁隆平,那一年,他31岁。
1930年9月,袁隆平生于北平,祖籍江西德安。他的童年是在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随父母颠沛流离,辗转于祖国各地,受尽苦难。任谁也无法想象,昔日那个看起来有些笨手笨脚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解决全球十几亿人的饥饿问题。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他想要学农,但父母都不赞成。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还谈何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毅然回重庆去读农学院农学系。他说:“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1953年 8月毕业,袁隆平到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农校。这一待,就是16年。此间,袁隆平一面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作物育种之路。他见过饿殍遍地,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于是他许下誓言: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
1960年7月,通过天然杂交稻的启发,袁隆平意识到,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代表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作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发言,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此后,杂交水稻先在湖南推广,后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1976年231公斤、1984年358公斤、1998年424公斤……1996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2000年,袁隆平团队培养出“两优培九”,实现一期目标;2004年,又突破了亩产800公斤提前实现了二期目标。可他对产量永远不满足,又接着提出2015年三期900公斤、2020年四期1000公斤的新目标。2011年,三期目标告破;2014年,四期目标达成。他又提出五期目标,每公顷产粮16吨。袁隆平曾说过,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到1500公斤。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前,他恐怕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到了2019年初,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北京隆重举行。袁隆平在内的8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当天,袁隆平就返回了湖南,“明天还要到田里去。”因为他有自己的任务表单:今年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有九成把握可以实现。”在现场袁隆平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尽管已经90多岁了,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在湖南省农科院的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田,看看他的宝贝水稻。90多岁的他,仍然有两个更为宏大的梦想,“一愿世界无饥荒,二愿禾稻能乘凉”,并为此而不懈努力着。
2021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纵是病危之际,他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16时许,灵车缓缓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运送袁老遗体的灵车,在袁院士长期生活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行一周,让袁老再看一眼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和他最亲爱的同事、学生。路上,有市民跑步送别一路跟随,陪袁老最后再走一遍长沙城;有众多市民自发来到袁老家门口送别,冒雨缅怀,泪洒当场。
九州万里同悲戚,国士无双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矢志耕耘的一生,将激励华夏儿女付出毕生的努力,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祝院士一路走好,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