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道常随笔散文引发深思的美文
思考|关于成长的三个辩题之一·游与弋

思考|关于成长的三个辩题之一·游与弋

作者: 困住风的气球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23:09 被阅读961次

    文|古道常

    下午,暖阳,无风,檀香与普洱,窗前静坐。

    南来北往间,我在昆明五年又一季了,五分之一的既得生命。期间,仿佛一直在游走,早年老友揶揄我为浪荡子——脚程不错,终日奔波,像阿甘一样不停留。如果说阿甘体现了美国精神,我只能体现中国精神病。游,游走。弋,以箭射鸟,表俘获。游弋本为一词,今拆解做辩题。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我曾一度很享受这种游走,自称“游方无常”一路高歌猛进,弋获无几就自我催眠“管他呢,反正还年轻”。 如此一来,四体倒是勤了,但五谷依然不分,恍兮惚兮,失掉了生存的参照系,这就让我回溯起游走的本义了。目前,工作繁忙而富有意义,收入随薄但糊口足够,情感稳定且安静平实,生活充实兼张驰有度,但仍觉得缺少什么,直到读完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一个国学大师能潜心关注生活,风吹草动,花鸟鱼虫,无不尽收眼底而相映成趣,不管是春风绿了杨柳还是秋风扫了落叶,内心总归平和。我得到了答案,原来心理上的游而不弋,灵魂上的不安定,是你我常态。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看书总是走神。每每几行过去,便想到其他的事情。想到还要去买的物品,想到答应了某人的承诺,想看看手机有没有新消息……忙的时候不会这样,一但闲下来,便如洪水一样倾泻而来。这是个大问题,佛家叫“掉举”,“掉举”心重的人,活在饿鬼道,容易堕入无间地狱——这只是个比喻,烦恼来来去去,无片刻间断,遂称无间。摆摊算命的,称之为驿马星,像驿站的马匹,来回奔波,永不停歇。所以我写篇文章得有檀香与普洱在侧,一则提神、解渴,二则给自己一个安定的潜意识:不要动,现在你很闲!耶稣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

    这就是灵魂不安定的一个主要体现,我想很多人会如此,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许多人的生活范围太窄。今日世界,生活可能性比从前大了许多,但实际践行的生活则较从前窄了。我爸常说,我这个年纪怎么什么都不懂,他们那代人,到二十岁结了婚生了孩子,就什么都懂了,生活过得艰苦但内心平实。而我们三十岁都还可能像个孩子。我深以为然,出外游走这么多年,以为看遍了万千繁华,却连自己都看不透。父亲没走过本省之外太多的地方,在别处也只是埋头绘画,却会修灯泡,修收音机,修电视,婚丧嫁娶的事情自己能铺排主持,我们有几人能够?同住的几个年轻人太阳能坏了换个水龙头都束手无策。父亲走过的路,完全就是现实的《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少平两兄弟的结合体,年代、地点与情节都大部分高度融合。所以,他的困苦的践行宽广的生命给了他最大的馈赠就是活得内心安宁。

    今日社会,有人追求财富,有人追求盛名。皆无可厚非,毕竟太史公告诉我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余秋雨说中华名族的集体人格追求是君子,君子做人的态度便是坦荡荡,而综上所述,无论富甲一方还是穷困潦倒,增加生活的实际践行,便能给内心带来安宁平和,带来坦荡荡。

    有人说旅游可以丰富生活的践行。古代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出门在外,做生意叫商,不做生意叫旅。像我这种在异地工作但不做生意,就是旅。到美国叫旅美。孔子占到《旅》卦,心声郁闷,因为预示一生颠沛困顿。游呢,就是浮萍般游走,孔子说的“不远游”,这个“游”好比今天的“浪”。说浪有骂人的嫌疑,浪到丽江,浪到凤凰,随便浪。杜牧诗说“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就是此解。

    今天之旅游,到一地,订酒店,买门票,逛景点,购物,再坐飞机回来。三天,或者七天。对风物人情了一无所知。反观《射雕英雄传》里的旅游,郭靖黄蓉骑着小红马,一路向南,没有目标没有攻略,得见好山好水便逗留半月。偷鸡做顿“叫花鸡”遇到洪七公,举杯邀明月,驴友成三人。黄蓉去买菜,亲自下厨,一个破小镇待了一个多月,做的菜不重样。今天旅游没有人逛菜市场了,很少有酒店能自己下厨。你花了那么多钱去一个城市,不看景点去逛菜市场,也成了中国神经病。这种观念,就把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抽离掉了,也就是独独缺少了真正的践行。我曾经也不能免俗地这样旅游过,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买点纪念品往家跑。反正人生变成迅速地挣钱再迅速地花掉,像完成任务一样完成生活。后来觉得不好,索性也不去旅游,闲时家里宅着看书。

    我看见柴静在《看见》里告诉我们,谁都有过年轻时认识的局限性。培根告诉我,读史使人明智,可以尽早突破这个局限性。西安青曲社苗圃王声有个段子叫《学富五车》,戏说陕西“吃饭”大学“闻屎”系,我想说虽然不在“吃饭”大学,但也正在“闻”着这个“屎”, 向历史寻求游与弋的答案,驱使自己摆脱“掉举”的境地。而且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的世界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补充了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的。

    那么说来,在游,总会有弋。

    初读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d8a2ebf386c:停与获得。
        困住风的气球: @高端霸气3 走与失去。
      • 老她她:很喜你的文章,能引起共鸣;也很羡慕你生活在,以“春城”的美名而享誉中外的昆明。👍👍😀
        老她她: @古道常 ❤😀😀
        困住风的气球: @老她她 谢谢您。欢迎来玩哦,确实四季如春。

      本文标题:思考|关于成长的三个辩题之一·游与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b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