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摘:
他有两个面具,一个想把事情做好,一个不想把事情做好。想把事情做好的面具占主导地位,不想把事情做好的面具处于压抑状态。所以,当事人觉得自己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否认自己有不想把事情做好的想法。但是。结果总是非他所愿。
二、复述:
一个人心中一直想着要好好做点事情,获得成就感,也就是说他有一个渴望成功面具。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就是潜意识里,却有另一个面具,不想做成功,可以称谓暗中破坏面具。那么,只要有了这样的一个面具,他无论做什么事情,基本上可能都不会获得成就感的。
三、注释:
墨菲定理: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四、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每天早上去上班,如果我们感觉有可能会迟到,那么,今天上班迟到的概率就比较大,甚至肯定会迟到的。这就是墨菲定律,而这个墨菲定律俗称怕什么来什么。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面具干扰引起的。
面具干扰和面具对抗不同,上面所说的面具对抗的特征是,我们的内心明显有两种声音在互相较劲,又想这样,又想那样,没办法统一做出决定,最后什么也做不成、做不好。
而面具干扰的特点是,我们很清楚自己要做好一件事,并且为之努力,但是总有一个力量在拖后腿,干扰着我们的努力,影响最后的结果。在人格面具理论中,面具是成双成对出现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的两种对立的心理状态。
有一个面具想把事情做好,叫做“成功面具”,就会有一个不想把事情做好的面具,叫做“失败面具”。但问题是,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当“成功面具”的成功意愿越强烈,“失败面具”的抵触心理也被带动起来,两者的关系不是此消彼长,而是水涨船高。
这时候,“失败面具”能量不亚于“成功面具”,因此形成了严重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成功的愿望太强烈,反而搞砸了,越是不能接受失败,结果越是让人失望。
所以说,根据这些个情况,如果我们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那么,从心里还是抱着成功的心态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