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博览群书学院思想的冲击,灵魂的碰撞书单
本以为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没想到其实我是一个自恋的人

本以为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没想到其实我是一个自恋的人

作者: 土豆洋芋山药蛋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7:39 被阅读80次

    最近听了《自信向左,自卑向右》这本书,惊讶的发现自己跟内向型自恋者的情况特别类似,一直以为、至少以前认为自己是一个自卑者的我突然有了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新奇感,于是写下关于这本书的听书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信向左,自卑向右》
    关于作者
    克雷格·马尔金,心理学博士,哈佛医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席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咨询师。
    关于本书
    本书是马尔金博士的知名心理学著作,通过多个案例重点分析了人的自信、自恋、自卑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在人际交际中的行为表现。

    作者认为自恋有益并且可以给我们身心带来好处,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帮我们认识自恋者和自弃者;第二部分讲述自恋人格的分类;第三部分了解自恋者的行为习惯;最后讲了生活中如何与自恋者相处。

    一、自恋者和自弃者

    自恋不是严重的性格缺陷也不是心里疾病,它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简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是独特的,在某方面比别人更好。
    自弃者呢不觉得自己很独特,也不喜欢引起别人的主义,别人的主义会让他们觉得非常不舒服,如果有人关注他们,他们会觉得尴尬,紧张,怕成为别人的负担。

    如果一个人自恋,他还会改变吗?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自恋(即使是健康的自恋)会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变化忽起忽落。作为一个码农我也有时会有着样的体验,如果很快改好一个bug,自信心就会爆棚,如果出了bug一天都找不到原因,就会心态爆炸,整个人都不好了。

    作者把从自卑到自恋比作一把直尺,从0到10,自觉独特的感觉从左往右递增。在直尺两端的人心理都不大健康,作者称他们为“极端自弃者”和“极端自恋者”(在中间的都属于正常的哟)。

    极度自弃者:不想麻烦别人,不敢承认自己的需求,不抱任何期待地辛勤工作或帮助他人,最后让自己陷入困惑和伤感。这类人时刻警觉自己变得自私或自负,以至于无法接受别人的关爱。
    这类人时刻会警觉自己是否会变得自负或自卑,以至于没有办法接受他人的赞赏和夸奖。

    极度自恋者:觉得自己特别重要,被别人轻视简直就是对自己的侮辱。他们的忠诚度通常也非常低,没办法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只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延伸。他们可以为自己的目标做任何事。
    这类人不考虑别人的立场,自负且咄咄逼人,从来没有自责的感觉。

    二、自恋人格的分类

    作者将自恋人格分为3类:外向型、内向型和共享型自恋者

    外向型自恋者:喜欢在公共场合标榜自己,让自己成为焦点,或者爱慕虚荣,炫耀自己的金钱和财产,他们每时每刻都努力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自恋者

    内向型自恋者:外表看起来比较容易害羞,而且待人接物也很谦虚谨慎,内心却和其他自恋者一样,深信自己比别人更好,并拥有未被承认的才智和天赋。
    自己内心害怕被别人批评,所以对别人诚惶诚恐,这种人通常敏感脆弱。

    共享型自恋者:总爱标榜自己为别人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对自己的投入少得可怜,他们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慈善家”和“馈赠者”。
    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乐于助人的人

    这三种自恋者的自恋方式不同,但是成就他们行为的都是极度依赖于自觉独特的内心

    问题:哪些人更容易自恋呢?
    作者认为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独特的感觉就会慢慢减弱。男性的自恋比率比女性大。政治家和演员性比较于其它职业更容易吸引自恋者。

    三、自恋者的行为习惯

    如何识别不健康的自恋者呢?下面书中提到的一些不健康自恋者的行为习惯:

    1. 一般的极端自恋者都缺乏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的缺乏可能在他们孩童时代缺乏保护和关爱导致,也可能在成年之后的工作或婚姻中缺乏认可和肯定。为了支撑自己的人格,他们就是坚持自己,避免自己受别人的影响,这种习惯的副作用就是如果外界影响他们,他们就会加倍还击,但一般不会承认他们生气,即使他们在大吼大叫的时候。这也是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内心世界被你影响到的反击。而且他们的愤怒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自己被你影响到的内心。

    2. “击鼓传花式”的情绪传递。缺乏安全感的不健康自恋者,把不安的情绪传染给其他人,是他们摆脱负面情绪的方式。
      把负面情绪当做一个物品,以为传递给他们自己就会脱离负面情绪

    3. 对控制权的持续需求。
      对请求和需要他人的帮助的事情感到不安,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一样

    4. 盲目的崇拜。对于不健康自恋者,他们不是忽略身边人的某些缺点,而是完全消灭别人的缺点。
      偶像崇拜带来的后或就是会缺乏深度连接

    5. 双胞胎幻想。他们认为,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能降低自己的恐惧感,没有差异就没有失望。
      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会降低自己的恐惧感
      父母有时候将自己小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强加大自己的子女身上,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这样,也是属于这种情况

    四、生活中如何与自恋者相处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种人,那应该怎么办呢?是否应该继续留在他身边呢?
    作者认为者取决于情况时候能得到改变,很多人相信,自恋者没有办法改变。
    书中提到如果自恋者获得了有安全感的爱,就会唤醒他们内心的爱,情况就会改变

    怎么做才能唤醒不健康自恋者心中的爱呢?

    1. 我们必须深度地挖掘自己,不要被自恋者的情绪所影响。
      不要因自恋者的麻木而感到愤怒

    2. 要向他说出这段关系的重要性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以告诉他们“你对我意义重大”表达出他们对自己的重要,促使对方反思和思考我们的关系,把“我”和“你”转移成“我们”。
      自恋有瘾,需要时间来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如果我们尝试多次唤醒,对方依然没有任何的缓和迹象,那么说再见也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选择。

    书中金句:

    1. 我们有一个错误观点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自恋程度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作者发现,事实上一个人随着环境和年龄的改变,即使是健康的自恋也会忽起忽落。
    2. 自恋既不是难以改变的性格缺陷,也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它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简单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而且自己在某方面比其他人都更好。
    3. 我们喜欢清楚明白的分类,这让生活更简单,世界更有秩序。瓷砖可以是绿色或者红色,但不能同时是。类似地,我们也倾向于极端化的思考——空还是满,黑还是白,好还是坏。然而,一旦我们更仔细地看世界,分类就模糊了。即便是墙上的油漆颜色,因为光照角度和强度的不同,一天之中也会有变化。生活中几乎任何事物都有细微的变化和差异,包括态度、情感和人格。

    总结

    得知自己其实是一个自恋者的是一种什么体验?或许在以后我会更加注意别人的感受,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克服内心的恐惧,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总之这本书给我比较大的冲击,文中观点基本出自书中,或许你会觉得与事实不符,这也没关系,了解的更多只是给了我们在不同情况更多的选择,如果你觉得某些情况与你相符,也不妨根据书中所讲及所处的现实情况做出一点改变。

    最后欢迎留言交流你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以为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没想到其实我是一个自恋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px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