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大雪时节,再读唐朝诗人的《终南望余雪》,突然对终南山上修行的隐士们感了兴趣。连夜熬到凌晨四点,拜读了西域女作家林仑的《终南山》。
刚看到书名,以为写的是终南山的隐士,遂从图书馆借了回来。翻开读了贾平凹的推荐和开首,才知竟是个误会,写的是终南山,却同隐士无甚关系。
这本《终南山》,写的是一个村庄的故事。跟随着一个村庄的起落,是一个相应时代的动荡与变革。
小说行文情感丰富,笔触细腻又不乏西北之风的大气与磅礴。文中详尽描述了从六十年代的特殊时代到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同时也记录了一个个体成长的心里路程。因为作者每个细节都很详尽,没分主次,所以稍显冗长繁琐,略有拖沓之感;当然,瑕不掩瑜,深觉值得一读。
这本书其实也算是作者的一本自传。行文记录了她从五岁失去父亲到一路走来的磨难成长,直至为人母,成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林仑和她的三哥以及三哥的好朋友贾平凹,在文中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写实。小说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大抵如此。
小说人物祖倩的母亲,一个从旧社会走出来的女性,以沙漠胡杨般的韧劲儿和草原苍鹰般的坚强,见证了自己居住的村落随着时代的节奏而相应的变迁,身旁村人的人生起落,一个大西北终南山脚下的村庄的成长。一个斗大的字都不识的农村妇女,含辛茹苦,用她羸弱却坚定的身躯,养大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然后,平静地走到生命的尽头,人生落幕。
我肃然起敬,为这个当得上“伟大”二字的母亲。
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总是有着扎根于土壤的幼时情节。读完林仑笔下的小村庄,掩卷沉思,我不由想起我自己记忆深处的村庄。
每一个时代的变革,都会带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小村庄。我出生的那个小村庄也不例外,她的变迁和村人们的起落,就像作者文中村落的影子,不时闪现在岁月洪流的倒影中。或许这就是整个时代动荡下的缩影。无论是西北荒漠,抑或鲁西南平原,都随着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变革,那样的困苦不堪和辛勤劳作,浓缩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影子。
我们,或者我们的父辈,都只是这缩影中的一个个点而已。
历史有时候就像一块结了痂的伤疤,胆弱的人总是不敢撕开来窥一眼,宁愿得过且过,任它丢弃在某个找不到的角落。胆儿肥的,是那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鲜血的。
读这样的故事容易让人情绪波动。其实无论处在何种时代,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式样的状态。有努力奋进不甘迷失自我的积极者,也有肮脏不堪龌龊阴暗的角落。阳光是公平地照耀着所有人,可是它不能去掀开沟渠旮旯去主动的闪耀。
无论如何,人到中年来读这本书,现实的沧桑感已经多于少时的不敢直面。
《终南山》,一本充满嫌弃,却又不能丢弃的记忆。
记住过去,才能活好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