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护理部向主任就给每位护士长发了一本小书,书名是《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要求各位护士长认真阅读,领会书中要义,并在此基础上要求科内护理骨干人员学习。
年后,向主任要求各个科室护士长大致梳理出自已科的护理敏感指标。
小丽作为急诊科的护士长,这下可犯愁了。这本书自已大致翻过一遍,总书里所提的敏感指标、要么是护理管理,要么是住院部或ICU,貌似真的与自已科室关联不大。
这下如何是好,小丽只好到处求教同仁,探讨怎么去根据科室实际确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01 如何确立护理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指用于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患者结果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预后指标。好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必须具备3个特征:重要性、敏感性及预后相关性。
其筛选取决于三个突出因素:
1.突出护理工作特点;
2.突出质量管理的要求;
3.突出少而精的特点;
如果管理者希望通过敏感指标建立起“以数据说话”的质量管理系统,立刻需要考虑的便是:
1.计算这些敏感指标需要的数据从哪里来?
2.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采集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在现阶段的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获得信息?
4.立足未来,应当如何发展出服务于敏感指标管理的信息系统?
作为县级医院的急诊科,电子信息化程度比较有限,那么怎样立足现有资源,利用护理敏感指标做好科学管理呢?
首先是运行近四年的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各项护理数据,比如困难静脉穿刺、留置针建立例次等;
再然后是现有信息平台可以统计到的数据,比如电除颤、心肺复杂、呼吸机使用等;
最后是可以手工统计的数据,比如输液、出诊、院前急救处置例次等;
在通过梳理筛选后,可以确认的护理敏感指标有:
总:不良事件、跌倒坠床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离职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护士执业环境测评;
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处置率、现场心肺复苏率、现场心肺复苏电除颤率、现场心电检查率、现场静脉通道建立率、车载呼吸机使用率;
输液:静脉穿刺能力指标、门诊留置针建立例次;
02 相关护理敏感指标定义及公式
一、院前医疗急救处置率
定义: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院前医疗急救处置率是指在院前医疗急救过程中实施医疗处置(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心电监护、静脉输液等)患者总数占同期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院前医疗急救处置率=医疗处置患者数/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100%
二、现场心肺复苏率
定义:现场心肺复苏率是指实施心肺复苏患者总数与同期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现场心肺复苏率=行心肺复苏患者总数/呼吸心跳停止患者总数(具备国际AHA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行心肺复苏术患者指征)×100%
三、现场心肺复苏电除颤率
定义:现场心肺复苏除颤率是指心肺复苏过程中行电除颤患者与心肺复苏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现场心肺复苏除颤率=行电除颤患者数/心肺复苏患者总数×100%
四、现场心电检查率
定义:现场心电检查率是指院前医疗急救过程中实施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检查患者数占同期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现场心电检查率=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检查患者总数/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100%
五、现场静脉通道建立率
定义:现场静脉通道建立率指在现场抢救时,成功建立静脉通道患者总数与同期院前医疗急救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现场静脉通道建立率=建立静脉通道患者总数/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100%
六、车载呼吸机使用率
定义:现场抢救或转运为危重症患者时,使用车载呼吸机患者总数与同期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车载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患者总数/院前医疗急救患者总数×100%
跌倒坠床发生率、护士离职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里有详尽论述,感兴趣的同仁们可以仔细看看。
静脉穿刺能力指标=困难静脉穿刺例次/门诊输液穿刺总数;
门诊留置针建立例次是指门诊建立留置针例次,不良事件例次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详述了。
03 确立现阶段急诊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初步确立指标后,正好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红到科室摸底,两人在一起讨论了相关敏感指标后,李红也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1.小丽初步确立的敏感指标较多,推行之初,宜3-5个;
2.每个指标要与科室护理质量标准有关,并且有提升方向;
3.指标的采集宜参考近几年的不良事件发生为参考;
最后,经过两人反复商议,确认该院急诊科护理敏感指标有:
1.现场心肺复苏率;
2.现场静脉留置针通道建立率;
3.车载呼吸机使用率;
此三项提升指标为目标值提升。
新增了三项指标:
1.输液反应发生率
定义:输液反应发生率指在输液时,发生输液反应患者总数与同期输液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现场输液反应发生率=发生输液反应患者总数/同期输液患者总数×100%
2.静脉穿刺会诊率
定义:静脉穿刺会诊率指在输液穿刺时,需请科内与院内会诊患者总数与同期输液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静脉穿刺会诊率=静脉穿刺会诊患者总数/同期输液患者总数×100%
此二项提升指标为目标值下降。
还有一项待商榷的指标
3.转运交接落实率
定义:转运交接率指在转运交接时,转运交接落实患者总数与同期转运患者的比例。
计算公式:
转运交接率=转运交接患者总数/同期转运患者总数×100%
但这项转运交接落实患者就需明确交接内容及项目,但该院与乡镇卫生院、各上级医院交接内容并不统一。唯一可明确的是本院患者,所以尚需进一步确认。
04 讨论
对于不良事件以例次表示为妥。对于呼吸机、现场心肺复苏电除颤率计算在1%以下的指标率,以例次来进行衡量是否更妥,这将会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除设立指标汇总表以外,每日晨会交班可否增加指标交班汇报,并在交班表上填写。
正如《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里所说:
第一,并不是必须等到IT硬件和软件齐备,电子信息畅通后能开展敏感指标管理。只要有比较可靠的信息流,哪怕承载这些信息只是手工报表,也可以开始;
第二,强调信息的可靠性是必要的,但信息往往是“越用越准确”。因此,并不是要等到信息没有瑕疵才行动。
利用敏感指标进行管理的过程,大致至少会包括:“构建指标—监测/评估—反馈/辅导”三个步骤。
总之,管理者利用敏感指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应当努力构建出一个良性循环,即管理者通过客观数据信息了解和理解质量现况及动态变化,进而发现问题;将问题反馈给相应的责任人,并辅导其改善。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学习、对话和交流,使组织成员的素养提升,护理质量得到改善,管理者的目标也随之达成,而最终受益于广大患者。
如果各位老师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新的想法及实践,热烈欢迎留言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