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陈果没有想到,舆论和网络捧红了她,也捧杀了她。
1981年,陈果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爷爷奶奶的良好教导,
使得小小年纪的陈果,便在同龄里脱颖而出。
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综合素质极高。
在熊孩子的年纪,她已经能够做到举止优雅,待人有礼。
1999年,18岁的陈果,不负众望。
考入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系,还进了文科基地班。
何为文科基地班?
那就是在重点中学里,经过层层筛选,
进行统一的笔试和面试,组成的班级。
这个班级的授课方式,是小班教学;
授课的老师,几乎是清一色的博导。
进入了这个班级的同学,到了大三,还有直升硕士的机会。
陈果能够进去,可见实力不容小觑。
在大学期间,陈果不仅品学兼优,而且还是哲学系的学生会主席。
身高172的她,因为气质出众,还当起了模特。
在学校,许多同学都亲昵称她为“模特姐姐”。
升入大三后,陈果如愿地成为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的硕士生。
不仅如此,因为英语流利。
她还在复旦的“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师硕士班”,担任了2年的英文教师。
2004年暑期,23岁的陈果,在《人民画报》上海总部实习记者。
研一暑期一结束,陈果再次回到复旦大学时。
就被命为哲学系《教牧心理学》及《宗教社会学》课程的助教和翻译。
这是陈果进入复旦大学后,第一次担任老师。
硕士期间的优秀表现,让她在攻读完硕士之后,
又直升成为了,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的博士。
在读博士期间,陈果的人生际遇,也越来越开阔。
读博的三年,她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大陆基督教哲学青年学者暑期密集班”做学者;
在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做访问学者。
优秀的履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让陈果刚刚完成博士学业后。
便顺利地担任了,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
那一年,陈果年仅27岁。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
每次一上课,台下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睡觉的。
所以,当陈果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课时,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认为这又是一场无聊的课。
可是,他们错了。
这个只比他们大几岁的陈果,一上讲台把课本丢在一边,
一只手插着口袋,便娓娓道来。
从哲学聊到政治,从政治聊到法律、人文,甚至爱情,陈果的言论,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她的讲课方式,没有老教授那种沉闷的照本宣科,
而是活跃的引人深思的开放式互动。
不久,整个复旦的人都知道。
有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讲的思政课很精彩。
渐渐地,陈果的课,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听。
一开始只是外院的,后来就连外校的学生,也想进来听。
2010年,陈果像往常一样,走进课堂,开始她极其普通的一节课。
课堂上,她妙语连珠,逗得在场的同学捧腹大笑。
陈果不知道,就在她认真上课的时候,
有同学偷偷录下她上课的视频,并且发到了网络上。
几天后,陈果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时,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火了。
许多网友纷纷粉上了,高颜值又高学历的陈果。
有人甚至曾说:“女人最优雅的样子,就是像陈果一样,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在网络爆红后,陈果的课,几乎是“一课难求”。
陈老师的课,我连抢两年都抢不到,火热的程度,直逼“双十一”。
而陈果讲课的视频,一周内的播放量,高达3000万。
无心插柳柳成荫。
陈果成为了最早的那批“网红老师”。
实力和名气的双加持,让陈果成为了许多女性的精神偶像。
在此期间,陈果写的两本书,《好的爱情》和《好的孤独》,几乎也是卖爆全网。
2019年1月6日,陈果第二次登上了《新闻联播》。
在万众瞩目的新闻里,陈果出现了近两分钟。
要知道,《新闻联播》的时间很珍贵,只有短暂的30分钟。
能够让央视把这2分钟给到自己,陈果显然也是得到了央视的肯定。
那一年,她更被央视评价为了“立德树人”、“以德服人”的青年教师典范。
彼时的陈果,名气极盛,已达巅峰。
或许,也应了那句话,物极必反。
陈果应《开讲啦》的邀请,成为了节目组的嘉宾。
如果不出意外,陈果会再持续走红。
但是,状况来了。
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时,陈果把“耄耋”两个字,读成了“毛至”。
一时之间,在场的嘉宾愕然。
屏幕前的观众,更是大跌眼镜。
一个堂堂的复旦大学教授,竟然把“耄耋”读错了?
一夜之间,陈果跌下神坛。
当初的陈果,被网友夸得多好,这时候的她,就被骂得有多惨。
骂着骂着,许多网友开始质疑,她学历造假、故意炒造热度;
甚至,曾经被千万人追捧的,有趣幽默、不乏人生哲理的“陈果语录”,
也被网友贬得一文不值,骂这些是“空洞无用”、“毒鸡汤”。
不久,有人开始传播,陈果被复旦大学停职的消息。
迫于越来越发酵的舆论,复旦大学不得不站出来澄清,
陈果并未停职,而是正常上课当中。
复旦的这份官方也侧面声明了一件事,陈果的学历,并非造假。
为什么一夜之间,大家对陈果的印象,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原因很简单。
网友对陈果的期待值太高了。
如果,陈果是街上卖水果的大妈,
她要是读错了“耄耋”,绝对没有人骂。
因为网友觉得,卖水果的大妈学历不高,不会读很正常。
但是作为一个坐拥千万粉丝,高学历的陈果,怎么可以不会读,甚至读错?
滤镜碎掉,网友愤怒。
而陈果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如今的她,依然在学校教书,只不过越来越低调了。
身为人师,一言一行需谨慎。
所以,陈果的读错字,才会引来网友的大面积反感和抵触。
其实,即便身为大教授,读错字也在所难免,毕竟人无完人,智者千虑还必有一失。
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陈果也不例外,要容许她有犯错的机会。
所以大家尽量保持理性,不要把她当作神来供着,相反她只是一个有趣又特别的教师,仅此而已。
作者:墨墨 编辑:麦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