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画像。某君可以算是我的小学师兄,虽然我离开故乡早,熟悉程度低,也在饭局上见过几回,偶然回老家能听到很多相关趣闻,在当地算是个人物,传闻当属道听途说,细细想来,也颇有意思。
趣闻一:百无禁忌。
某君时任县级官员,多年前到北京公干,到达北京天安门广场,豪情万丈,赶紧留影。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金水桥……,意犹未尽,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得来一张。
某君双手叉腰,满面笑容,欲与纪念碑合影,不料摄影师水平不高,把纪念碑的上半部分去掉了没有进入镜头,结果满面笑容的某君身边是“永垂不朽”的半截纪念碑。
由于笑容灿烂,不舍得丢弃该照片,放大后压在书桌玻璃板下,众人见照抿嘴而笑,某君百无禁忌隧传为美谈兼笑谈。
趣闻二:我就是“不讲”
某君成为县级官员前,曾担任县委某部部长。由于地方语言与国语的差异,常常出现“鸡与鸭讲”的情况。
有一次上级一个科长打电话来,正好是某君接电话:
上级科长:你好,请找你们部长听电话!
某君:我就是不讲(部长方言听起来就是国语的“不讲”bujiang)
上级科长不悦:我是市委某某部的某科长,请找你们部长听电话!
某君:我就是“不讲!”(部长)
上级科长怒,这个县真成问题,怎么找个神经病来看电话:找你们领导来,怎么回事!我找部长!
某君:我就是“不讲”,你有什么事就讲!
上级科长大怒:你不讲我也不讲。 把电话给摔了。
后来那科长才知道这部长的国语将部长说成不讲。误会了误会了。
趣闻三:猪的这个地方
某君公务出差,到某市吃午饭,进入一饭馆,看到红烧猪蹄嘴馋,想点这道菜,也不用菜谱了,就点这个。可是“助教(猪脚〉,助教(猪脚)”了几次,比划了半天,服务员不够机灵,弄不清“助教”是什么东西。
最后逼于无奈,把自己的脚伸出来“就是猪的这个地方”。服务员恍然大悟,赶紧写单,招呼上菜。 可见使用别人听得懂的普通话有多重要。
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记录在案,博君一笑,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