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非语言信息有哪些呢?
第一,沉默的语言。
我们总是说“沉默是金”,不可否认,沉默是有力的沟通工具。如果我们善用沉默,安静地倾听,可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甚至鼓励对方把本来不愿表达的感觉和态度表达出来。
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的沉默都很受欢迎。沉默有时会筑起一道墙,这道墙就是沟通的障碍。例如,当台上的人演讲完请听众发问,台下却一片沉默。这个时候,演讲人可能不知道该怎么阐释这片沉默。无聊?不同意?彻底反对?十分满意?缺乏清楚的反馈,这片沉默就显得模棱两可,演讲人只能猜,而且猜错的机会绝对很大。
所以,闭上嘴巴不说话,有时候虽然是明智的做法,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一种排挤的行为,沉默会筑起一道墙,这道墙就是沟通的障碍。
第二,时间的语言。
回顾一下你过去的生活经历,你在开会或跟朋友碰面时,早到过吗?或是迟到过?也许你每一次都有充分的理由,但是对方不见得有相同的感受。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一样。毕竟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但是并非如此。
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时间的语言都不同,例如:你在西方社会受邀吃饭,饭一吃完你就走人,别人会觉得你缺乏礼貌;但是在沙特阿拉伯,社交聊天的部分反而是在餐前进行,客人通常在用餐结束后会马上离开。
甚至,每个人的时间语言也不同,例如, 一个人说他会“尽快”完成某个工作,他可能会把更重要或更紧急的几件事处理完之后,立刻进行该工作;另外一个人说他会“尽快”完成某个工作,却可能要等你提醒他两三次后,才开始着手这项工作。
同时,一个人使用时间的方式也会传达出一定的信息。如果你跟别人约好了早上十点碰面,结果你十点半才出现,这也是在沟通某种信息,例如你对此次会面的态度、对对方的态度、对你自己的态度,或是时间对你的重要性。
第三,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对说话者来说犹如一种即时的反馈,让他知道自己的沟通是否顺利。但是如果有这份反馈的存在,说话者却看不到、不知道其重要性,或是没有能力去解读,就是白白浪费了一个能够增进沟通效果的工具。
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观察力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多留意这些信息的存在及其可能蕴含的意义。同时,也必须时时注意你自己的肢体语言可能传达出的信息,时时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所给予的反馈,并依据此反馈立刻使用其他相应的沟通技巧。
那么,常见的肢体语言都有哪些呢?
一,方向
沟通中身体的方向表达着沟通双方的态度,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两个人有意向互相合作,他们会并肩坐着或站着;如果两人觉得彼此意见不同,他们会采取面对面的姿势。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比较容易跟坐在对面的人争执,较少跟坐在旁边的人争论。所以,如果想避免冲突,让意见不同的人坐在桌子的同一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姿势
身体的姿势通常会无意识地传达出社会地位、想要主宰或顺从的欲望。垂着肩、低着头可能表示害羞、自卑。变换身体姿势也可以暗示会面的开始或结束,或是表达出想对话的欲望。好的沟通者会随时注意这些信号。
三,点头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点头用来表示同意,或是鼓励对方继续原来的话题或活动。不过,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于点头的阐释有所不同。在英国,点一次头表示对方应该继续说下去,快速地连续点好几次头却表示点头的人自己想发言,而在印度,点头则是“不”或“不同意”的意思。
四,面部表情
在交谈中,一个人的表情可能在不断变化,像是吃惊、不敢置信、同意、失望、生气等。但是,要知道的是,在所有的肢体语言中,面部表情是我们最容易控制的。所以,面部表情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对方内心真正的感觉,但这些表情还应该与说出的语言及其他肢体语言一起阅读,因为其他的肢体语言更难控制,所以也更容易揭露对方内心真正的感觉。
五,眼神
眼神可以说是肢体语言中最不容易控制的。在人际互动中,眼神有好几种重要的功能:
1,表示兴趣。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对方的人或者交谈的话题感兴趣,往往会更长时间地看着他;如果没兴趣,则会把目光移开。
2,得到反馈。人们“看”,主要是为了获得信息。听别人说话时,我们会看着对方,通过各种视觉信息的辅助,去理解听到的内容。自己说话的时候,我们会看着听众,以察觉对方的反应。
3,推动对话过程。例如,我们在中间停顿时,往往会看着对方,看对方是否愿意听我们继续说下去;如果对方愿意听下去,通常会点头或“嗯”一声。
4,散发魅力。对许多人来说,科学界对眼睛最迷人的发现,就是当人看到令自己兴奋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瞳孔放大不只表示当事人感到兴奋,同时也会使当事人看起来更有魅力。
六,手势与动作
身体各部位,像是手、手臂,甚至腿和脚,这些部位所产生的动作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非语言沟通。一般来说,身体动作有下列几种功能:
1,沟通信息。例如我们会举起手打招呼,用V手势表示胜利,用握紧的拳头表示愤怒。甚至,手势经过高度发展与系统化之后,成为了手语,成为完全替代口语的语言。
2,表达情绪。例如,吃惊时用手捂住嘴巴,气愤时挥舞拳头,拍手表示赞赏、握拳表示凶悍、摸脸表示焦虑等。
3.辅助语言。一个人在说话时,往往他的头、手、身体也会跟着一起动。例如,演讲人抬起整只手臂,同时伸出三根手指说:“这里有三个主要的原因……”接着逐个讨论各点原因时,他先伸出一根手指,然后两根手指,最后三根手指,用非语言的方式表示他正讲到哪一点原因。
4,表达自我。通过动作和手势可以表达出对自己的观感。性格外向的人往往无意识地通过自己夸张有力的手势让别人体会到这一点。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动作和手势可能就比较少、比较微小,仅限于身体周围。
5,表示关系。研究肢体语言如何反映态度与情绪的科学家发现,当我们对对方感兴趣,或是分享同样的看法时,我们常会引用或“模仿”对方的手势和动作。比如说,交谈的两人对彼此有兴趣或是意见一致时,如果有一人翘起腿,另外一个人很有可能也会跟着翘起腿。
《沟通圣经》|好好说话,把话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