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与心学今日看点传习录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77】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77】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7-05-09 06:34 被阅读302次

    所谓“你不仁,莫怪我不义”,那就是不义,必然在其他地方还要收到不义之报。你不仁,是你的事。我对你仁义,是我的良知,我对所有人都仁义,和你怎么对我没关系。

    【先生曰:“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王阳明说:“学问也需要别人点化,但是不如自家领悟得来那么一通百通。如果自己不能领悟,别人也点化不了那么多。”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王阳明说:“孔子气魄极大,但凡帝王的事业,他都一一研究过。不过这些学习研究,都是从他的本心得来,就像一棵大树,不管有多少枝叶,也只是在根本上下培养功夫,自然而然枝繁叶茂。如故只是在枝叶上下功夫,是成不了大树的。现在的学者学习孔子,不在自己本心上用功,却时刻想着去学习孔子的气魄,这是把功夫颠倒了。”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王阳明说:“人有过错,如果就盯着在自己的过错上用功,那就像修补打碎的瓦罐,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文过饰非的毛病。”

    过错不是心的本体,是心有所偏倚,所以改过不要执着在偏倚出用功,而是要回到本体上来,自然就没有过错了。本心是根本,过错也是枝叶。本心偏倚了,才会长出过错的枝叶。所以功夫始终要下在本心上。

    【“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王阳明说:“现在有的人,吃饭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心中也不能宁静。这是因为他忙惯,所以收摄不住。”

    这个很形象,现在的人也一样,一顿饭自己吃都受不了,一定要找别人吃,“聊聊看有什么机会”,或者“加深朋友感情”,总是如果静下来什么也不做,他就恐慌,所以一颗心永远收摄不住。

    【“琴、瑟、简编,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

    王阳明说:“琴瑟与书籍,学者不可没有。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来安定自己,心就不会放失了。”

    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把自己放失的心找回来,在根本上用功。

    【先生叹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崇一曰:“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

    王阳明叹息说:“时间懂得学问的人,只要这些毛病改不掉,就不是善与人同。”

    欧阳崇一说:“这毛病只是要显得自己高明,不能放下自我罢了。”

    善与人同,就是舍己从人,与人为善。孟子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真理只有一个,善为天下公,不是舜的,不是孔子的,不是孟子的,不是你的,不是我的,不管是谁认识到了,都是一样的,是同一个天理。但是很多人呢,他不愿意说什么东西是跟别人学的,一定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显出自己的高明,这就是不能舍己从人,不能与人为善,不能善与人同。

    更糟糕的,是为了哗众取宠,硬说别人的理论“过失”了,搞出一套新的来,去欺世盗名。王阳明说:“其说本以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这是有胜心,学问一有胜心,就失了心的本体,也失了学问的本体,不能善与人同。

    道理都相同,不同,就是歪理,王阳明说过,和普通老百姓的常识一样的,叫同德;和普通老百姓的常识不一样的,就是异端。

    【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先生曰:“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问:“良知本来是中正平和的,为什么却有过与不及的情况?”

    答:“知道自己在哪里过了,在哪里不及,就是中正平和。”

    【“‘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这是讲《大学》里的絜(xie)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矩是尺子,絜矩之道,就是规范,就是示范,就是你要别人怎么做,你先怎么做。所以在上位的人孝敬老人,民间就会兴孝道。在上位的人尊敬兄长,民间就会兴弟道。在上位的人抚恤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叛。

    第二层意思,你希望他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人。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人。这里的你和人,不是相互关系,是你希望A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B。

    所以,你不希望上级怎么对你,你就不要那样对你的下级。

    你不希望下级怎么对你,你就不要那样对你的上级。

    你不希望在你前面的人给你留下什么手尾,你就不要留手尾给后面的人。

    你不希望在你后面的人给你使什么手脚,你就不要给前面的人使手脚。

    你不希望右边给你的,你不要给左边;你不希望左边给你的,你不要给右边。

    这就是絜矩之道。

    这里我们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的”,不是一一对应的相互的,不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不是“我希望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而是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我怎么对你,和我有关,和你无关,因为絜矩之道,是示范给所有人。

    所谓“你不仁,莫怪我不义”,那就是不义,必然在其他地方还要收到不义之报。你不仁,是你的事。我对你仁义,是我的良知,我对所有人都仁义,和你怎么对我没关系。

    这就是絜矩之道了。

    王阳明说:“‘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就是致良知。”你的良知知道自己不希望上级怎么对待你,致良知就是不要这么对待你下面的人。

    【先生曰:“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肯綮(qing),意为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处或关节处。

    王阳明说:“苏秦、张仪的智慧,也具备了圣人的资质。后世很多豪杰名家,其事业文章,也只是学的苏秦。张仪的皮毛。苏秦、张仪的学问,擅长揣摩人情,没有一点不切中要害的,所以他们游说天下,合纵连横,策略无穷无尽。苏秦、张仪都窥见了良知的妙用,但是他们都没有用在正道上而已。”

    良知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77】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qb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