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个子不高,但眉目清秀,且性格温婉大方,乖巧懂事,既孝顺又有担当,是别人口中的好闺女。然而,直到母亲离开人世,榴也没有完全放下对母亲的怨。
和八九十年代初的年轻姑娘小伙一样,十八九岁就到珠三角一带打工了。进广东,是当时年轻人最有奔头的谋生方式,也是最青春、最时髦的样子。
离开了落后的山村,可以不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榴出落得越发光彩照人,身边很快有了不少为之倾慕的男生。
但这些男生很快被榴的不解风情给挫败了。请吃饭,左请右请不答应,好不容易答应了,吃饭那天总是要带一两个好朋友,完了还要抢着买单;给她买点水果或小零食之类,总是想着法子把钱还给你,不然她下次会冷不丁地买更多水果提到你眼前;她甚至不好意思让这些男生等,有时候干脆她早早地到约定地点,万一她不小心让对方久等了,她总是抱歉到让对方不好意思……
如此这般让很多男生望而却步,他们对她很失望,明明有傲娇的资本,为什么要卑微得这么无趣?!
看着原先的异性普通好朋友,一个个这样对她“敬而远之”,榴自己也很懊恼,她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异性的追求。她只知道,他们对她示好,这好,令她不知所措?受宠若惊?欠上了人情债?
她不太懂和异性相处,也不太了解异性的内心世界。她最熟悉的异性仍然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留给她的印象并不太美好,自卑、焦躁、缺乏安全感。这种印象带给她的感觉并不美好,在近二十年来的潜移默化中,几乎令她丧失了对异性的好奇。
她感觉自己情窦难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773/75d901af2eb685f8.jpg)
“哎!干嘛要来追我,就不能好好地做朋友吗?!”为此烦恼时,她会这样默默责怪他们。她也难以理解那些有几个异性铁粉而骄傲的女生。不觉得麻烦吗?!
朋友说她傻,这样一概毫不领情,别人还以为你永远不会给他机会,会错失好男人。对不同男生要区别对待,一开始就看着不顺眼,品相差,没有一技之长,家底还不行的,接受点糖衣炮弹就行了,证明你们还可以有友情;对潜力股要提高重视,重点关注;对家底好的,要把自己端着……但听了那么多,见了不少活教材,榴依然不懂得接受别人对她的好。
她是毫不动心还是心比天高呐?!也有不少人说她要求高,难不成还要等到王老五再出手?不拿秤子称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村里人渐渐知晓了她姻缘毫无进展,便对她“刮目相看”了,说什么的都有。
“看来,又是个没用的!”同龄人纷纷出嫁,有的条件还不及榴,却也嫁得不错!这样一对比,榴的节奏配不上她的样貌,拖后腿了。说“又”,是因为她前头有几个姐姐嫁得确实不怎么好,要么实在家里穷得难以翻身,要么就是老公窝囊混球,这也是令父母放心不下,又在村里难以挺直腰杆的原因之一……他们还等着看榴的这一场好戏。
“二十二三岁,急什么呢!”榴并不太着急,倒并不是怕别人有的没的说三道四,而是她太在乎自己会嫁一个怎样的男人这个结果。而她,对评判男人,完全没有什么把握。她并不是不晓得怎样的男人才可托付一生,而是她不确定要怎样发现、判断一个男人合不合格。
在榴看来,感觉是不行的,天生带着审美的眼光,哪怕对方有丁点儿优点,也会把自己感动;而如果她稍理性冷静点儿呢,结果可能比那些恋慕者对她慢慢近而远之还惨,会成为他们眼中又硬又无关紧要的路边石头。
一天,榴告诉母亲,有个小伙子在追她,她觉着也还不错,想带来家里给母亲过目。母亲淡淡地不置可否,让榴觉着不妙。农闲的时候,小伙子提着大包小包来,母亲客气又不失热情地准备了午饭,然后饭后又请小伙提着大包小包走了。小伙子无功而返,一次拒绝却再也没与榴联系了。
而榴的挫败感并不比成了过眼云烟的小伙子弱。她很生气,气自己高估了小伙子对自己的好感,也很生母亲的气,原以一心一意为后辈谋划打算的母亲,哪怕不马上认可他们的恋爱关系,也会留待观察。“太不尊重我的想法了!”榴气恼。
但当母亲跟她说“你父亲没用任人利用”“你父亲嘴巴臭脾气暴躁得罪不少人”“我命苦啊,没能生个儿子,被所有人看轻”“我们家需要你”……,回想母亲为这个家付出的辛勤和汗水,看着母亲的眼泪慢慢地如同倒豆子般滚出来,榴又自责起来。
母亲早有主张——就近择婿,越近越好!如若不然,即使榴再孝顺,再顾及父母,再有担当,也难以逾越这空间距离。但女儿女婿近在咫尺也是极方便的,就如同她自己竭尽所能帮助自己的七八个弟弟那样。
榴的舅舅们成分都不太好,母亲又是个极有母性光辉的姐姐,只要弟弟进门了,就留吃饭,弟弟们也很熟门道,随机登门拜访,而且几乎是商量好了似的,午饭这个来、晚饭那个来、明天又是另两个。母亲对弟弟们也是毫不保留地热情招呼,逢到困难,还得借钱借米支援他们。榴的父亲为此生气,也不能改变母亲的善心,两人为此吵了不少架。
对于母亲就近择婿的主张,榴没有完全排斥,毕竟媒妁之言还是当下主流,且也有不少人嫁的老公还不错呢!很快,榴的婚事定了。母亲为了日后女儿女婿生活轻松点,并没有要多少聘礼,而且,本应该采购的婚礼用品也在婆家人的哭穷软磨下从简了。母亲不但没有据理力争,反而大度地给予理解,还分毫不差地把嫁妆置办得妥妥贴贴的。
在母亲看来,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人总是有课感恩之心的,不求投桃报李,但总能互通有无吧,现在不回报,也许是时候还未到。怀着这样的信念,母亲几乎是倾尽所能去帮助这户像近邻似的新亲家,每当农忙时节,派三四号人手去收割插秧,哪怕对方只来一个人。
对于母亲毫不计较的做法,榴渐渐觉得不满,榴甚至觉得自己是娘家换取亲家协助的筹码,在婆家眼中,这个媳妇儿讨得那么轻松,是不值钱的。尤其令她绝望的是,老公几乎没有家的概念,一有空便打牌搓麻将,还不堵不打,在外头混了几年,更是学坏。
这样的家风自然不好,公公本就嗜赌,婆婆孤独佬一个,自私自利,口不饶人。榴难免与他们发生矛盾,最令她不能忍受的是,婆婆说她倒贴嫁到她们家!打一开始就对这桩婚姻不甚满意的榴,恼怒不已、悲从中来……
原本好强开朗的榴,变得怨念重重,既怪自己当初没能坚持自由恋爱,更怪母亲不懂识人、一味奉献到犯傻……
“母亲为了顾全一个家庭,不但牺牲了自己,还连累牺牲了我!”榴想自私一回,牺牲一下自己,恐怕已是不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