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哭湿了三块纸巾的电影...
李玩挨打的时候,没有哭,却在事后她坐在父亲的的腿上,听着父亲的道歉,看着父亲亲吻自己的手心时哭了。李玩吃狗肉的时候没有哭,却在回去的路上,父亲捂着她的双眼,边说“我不是个好爸爸”边流泪的时候哭了。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中年人的身份,为中年人的认输而心疼。吃着冰激凌的李玩说,“刚才那只狗好像是爱因斯坦”,她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了,只能装做不在乎的淡淡说一声;她说“我刚才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它没有”时哭了,我们已经被驯化地,害怕面对曾经所爱了,想到这里就觉得心酸鼻酸。。。即使到现在,完全掌握了自我的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我也依然有时在衣食消费中不是选择喜欢,而是“好”。这种好,可能是有营养,可能是方便,可能是看起来怎么样,却不是第一眼的喜欢‘;而“好”的这种选择更理性。成年人的世界里,"喜欢"真得够不成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的充分理由。
驯化“懂事”的工具有很多,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暴力、内疚、撒谎、奖赏、冷落、亲密。。。李玩的成长基本是顺利甚至是“完美”的,只是那无言的、隐藏在逆光笑容后的疼痛,不悲伤、不壮烈,却让人流泪。相对于李玩的激烈和不知所措,李堂仿佛更游刃有余一些,更能把握与成年人打交道的度。如果说李玩是曾经的我,那李堂可能更像是现在的我,一边吃着象征童年和青春的冰激凌,一边叛逆地想要违背规则去喝酒、早恋,又一边谨小慎微地读取成年人地眼神,讨好。李堂是和李玩伴随出现的,像是李玩的玩伴,又像是引导李玩进入“成年人”的先行者。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爱,因为高放优秀,班里女生都喜欢,她也喜欢;她对夜里的鸟叫失去了好奇;她能够读懂奶奶的眼神并且遵令行事;她可以在很喜欢的礼物面前客气拒绝,并在接受后做出讨好的姿态。她在知道男朋友变心后,验证,争取,然后主动分手,这段看得我很心疼,在这段唯一是主角的戏里,她也落幕了。相对于李玩成长的明线,李堂的成长是个暗线,里面甚至没有明确出现她的父母。
没有谁可以一直做李玩,也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李堂。
李玩说,我刚才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它没有。。。。
只能说你想多了。。。。
图片来自豆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