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0 046小自班 暴力式沟通从哪来

作者: 黄沿溪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00:48 被阅读19次

    今天从河北丈人家回湖北,开车开了七个小时,三岁半的儿子各种闹腾,老婆各种耐心劝导。可能是因为姥姥姥爷这几天关爱有加,小家伙还沉浸在有靠山的节奏里,在各种挑战妈妈底线及妈妈耐心耗尽之后终于被爆发的妈妈收拾啦,车上开始各种暴力式沟通。

    「妈妈好凶啊……哇哇」

    孩子很委屈,妈妈很伤心。

    到了爷爷家,二爷、四爷、五爷、姑奶奶全在,各种疼孩子。虽然见的少,儿子也没有害怕,反倒说话的时候冲冲的大嗓门。

    就在喝斥孩子不的放肆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一切的原点都在自己。太太不止一次的在我跟她沟通时提醒我好好说话。

    我对太太暴力沟通、太太转向孩子、孩子转向老人。(那是我学会暴力沟通的地方)

    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不能心平气和的去爱家人呢?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暴力沟是“求不得”导致的“怨憎会”,是因为想要实现某种需求但却没有重视到听众的感受和需求而导致的互相伤害,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道德评判: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比如:

    我是喜欢自由灵活,她是喜欢秩序规范。那我的灵活可能会被说成“散漫任性,不负责任。不讲规则。圆滑取巧……”反之我可能会说他“死板呆笨、不懂变通、阻碍创新……”

    很多时候我们是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披上道德外衣去胁迫对方。即便有时这种沟通能够成功“道德绑架”也不会被真心接受。也坚持不久。不仅适应伴侣,也适用孩子。教育孩子孝顺是美德,其实是想孩子听自己的,自己都不一定是这样对自己父母的。

    2、进行比较:

    除了别人家的孩子,还有别人家的老公/老婆。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贪心,那自己家人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真要换一下,可能还不愿意。要学习无条件全然的接纳。

    3、回避责任:

    向外看永远比向内看容易,行有不顺反求诸己是很难的。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和老天的事情,我们永远只能掌控自己的事情。这个道理知道容易,做到不简单。

    “你就不能好好说话”这句话听起来是请求,实际上是抱怨。(甚至我写前面这句话,看似是举例,其实都是抱怨。)忘记自己的心才是主人,这才是最危险的。

    4、强人所难:

    有句玩笑话叫“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反思一下,我们对孩子用了很多威胁。

    “你不好好说一遍,我就不给你。”

    “你不好好吃饭,乖乖听话,就不带你出去玩。”

    如果孩子是因为弱势而不得不,那伴侣间如此其实是在透支爱情账户。“你不听我的,我们就分手。”“你不买房,就别想结婚。”“你不把工资卡给我,咱就离婚。”

    终于有一天,这段关系会葬送在自己手里。

    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还没看完,没有答案。我以为,最核心的还是不忘初心和善用其心。

    不忘初心说的是对亲人的爱。一定不是自私的只管自己,而是彼此平等、爱人爱己。

    善用其心说的是自己需要时刻提起心力,保持觉照。不要被私欲、情绪所障碍。心没了,暴力沟通就会出现了。

    愿天下人都能享受到来自他人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7/70 046小自班 暴力式沟通从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nh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