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带考结束,时间定格在6月10日,又去改了几天高考卷,时间就去到了20日,自此,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的了。这样算下来,一直到前些日子开学,暑假大概有两个半月,算是比较长的了。邻居发哥不无感慨,羡慕之余颇有点遗恨地说道:“怎么样,苏格?三个月的假期虚度了吧。”我不禁一笑,没说什么,心里却大大地否定了他。要说之前的暑假都虚度了,这个我认,要说这个暑假,嘿嘿,我可是收获满满哩。
且不论行程如何,也不论自己看了几本书,单就完成了六部短篇,都够我吹上一阵了。从来没有,像这个暑假一样,让我觉得这样充实,这样富有意义。
假期结束了,我也要开始忙了,以后写文看书的时间可能相对会少一些,但绝不会停。就这样写吧,好不好的,暂且不管,能写就是福。之前的我,像是憋了一股劲,觉得非要写出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才行,直到后来,我读了太宰治,才猛然发觉,这种想法是何等的幼稚。他在书中告诉我,想写出一篇轰动的文章是偷懒的行为,这意味着你接下来可以不用再怎么干事了,自可躲在那篇文章的余荫里骄傲一辈子,这又怎是一个作文者应该有的心态呢?作文于作文者而言乃是生命,是与吃喝拉撒一样的东西,洒扫应对,全出自天然,又怎可求一劳永逸呢?诚哉,斯言,余生,我便以此为信条,用这种状态来写文,直至写无可写。
很多朋友都讲到过自己的创作心得,我是不大喜欢在一篇文章过后再附加一些这样的东西的,我一向认为,文章一旦写出来就不是作者自己的了,读者们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于作者而言,是不必考虑也没法考虑的。虽如是,不是讲总结嘛,我还是在此谈谈我这六篇文章吧。
一、关于喜好。
首先就个人而言,我对这六篇文章有着自己的一个排序。最好的也是最自得的是《乙弗氏》,其次是《最后的猎人》,再次是《地狱变相图》、《他》、《桃花》,最后是《积粪坑》。
二、关于创作心路历程
首先讲《乙弗氏》,《乙弗氏》故事的酝酿由来已久,当初我看到这个故事时就想写一写这个女人。我之所以想写她,是因为她的命运很悲惨,结局又似乎很好,被塑成了佛像,成了万人崇拜的偶像。但这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我所要考虑的是她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怎么想,又怎样做。她有人性的优点,比如大义凛然之类(如宣传的那样),当然也有人性的弱点(比如我在文中写的那样)。优点缺点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面对两难困境时,她如何抉择。
这样一个女人,命运完全不能自主,她要嫁给谁,在她生下来时就注定了,好在她爱的那个人也爱她,这让她多少没那么悲剧,但就是这份爱,反而加剧了她的悲剧,她被赐死了。赐死了以后是我重点写的,之前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史实,非村好友说这部分写得有点快,诚哉,确实有些粗线条了(我能说我是故意的吗?)。
乙弗氏成了鬼这部分史书上当然没有,基本上都是我瞎掰的,但也觉得写得合情合理,起初她想报仇,后来又想去看儿子,直到此时,她心里还没有那么大怨恨。怨恨爆发始于郁久闾氏图谋太子之位,这意味着她的儿子有危险。我想作为一个母亲是断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至此,她心中复仇的怒火才彻底被激起,但苦于不能奈何郁久闾氏,又只好对她的儿子下了手,但被制止了。
最后佛祖那一部分的引入是要解决乙弗氏的归宿问题,当然还要交待一下后面发生的事儿。关于这一段,我最喜欢,偷偷地读了很多遍。文章想表达的主题也在这一部分表现出来了,就是我们在要求别人牺牲,称赞别人大义的同时,是否把他(她)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把他(她)当作了一个偶像,一个符号。
比较惊喜的是麒麟跳出来那一部分,在我原先的设定中,是没有这部分的,是写着写着灵机一动想到的,正好也呼应了开头,这种感觉真棒,我想创作的乐趣也在此中了吧。
其次讲《最后的猎人》。《最后的猎人》起缘于我读过的一个故事,这故事在文中通过劳尔表述出来了,就是他爷爷讲给他的故事。我当时读完这个故事马上就想到这个可以拓展拓展,至于主旨,就定为新旧观念冲突。
恰在此时,我的老家新农村建设,要把房子拆掉。邻村有一户人家(我伯母的弟弟)就是不想拆,跟政策硬刚。于是你便看到,在一片碧绿的玉米地里,一座孤零零的院落兀自杵着,显得特别扎眼。这在我们那里沦成了笑柄,我却独独欣赏他,于是就有了我在文中那一段关于新旧文明的探讨。
起初我想把两个故事合而为一,放在中国的国土上写,又怕触及到敏感词,还是照原先故事的设定写了因纽特人,这样写确实不用顾及太多。
写《最后的猎人》时,我基本上一气呵成,也真真体验到了写作的快感,体验到了那种我手写我心的畅意。这种感觉真奇妙,也令人陶醉。
再讲讲《地狱变相图》。写《地狱变相图》缘于我读了芥神(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查找资料才知,吴道子才是《地狱变相图》的鼻祖,又知道,吴道子是杀了青年画师皇甫轸才完成《地狱变相图》的(据说是因为嫉妒对方的才华)。这真是一个极好的素材,人性啊,人性之恶不正是地狱吗?
于是有了这个立意后,我就开始构思《地狱变相图》。在主旨方面我又进一步做了挖掘,设定了几个人物。皇帝(原型是李世民)、宁王、玄又和吴道子,再就是皇甫轸。前几位都是自私自利的代表,程度倒是一个比一个低。这里面挣扎得最厉害的当数吴道子,他后来通过完成《地狱变相图》获得了自我的救赎,眼里不再只是自己的得失,开始有老百姓,有芸芸众生了,这正是我要表达的东西。我在文章里面借皇甫轸之口说出了文章的主旨,那就是艺术应该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帝王服务,可做为五品官、宁王友的吴道子是不知道的。
皇甫轸是我塑造的完人,他了解民间疾苦,知道在繁华的帝都之外是萧条的民间,是受苦受难的百姓,所以他的艺术是美的,是有血肉的。
这里面最无耻的是皇帝和宁王,在他们眼中只有权力斗争而没有百姓,不知人间疾苦。其实他们才是地狱的真正代表。只可惜,他们有地狱豁免权,你说吊诡不?
文章采用了史作者视角,这也是我最得意的地方,真真假假,不容易说得清楚,而且有篡改历史之嫌,挺好玩的。
红尘一刀哥哥指出了文章的不足,说对主角刻画不够,让人容易理解偏。他说得很对,所以评论区里很多友友都提到了宫斗,都说宫斗很精彩。嘿嘿,这能不能说我写作有点喧宾夺主了。没办法,能力所限,写到哪儿算哪儿吧,谁能看到什么,不是我能左右的(就是不承认自己写偏了)。
《他》是我付出最多感情的,写的是我的爸爸,情况基本属实,所以最是用心。在我的生活中,我与爸爸的关系一直不好,起因是他这个人家长气太浓,有点大男子主义。到了老年了,这种秉性还是没改,反而愈烈,我与他的谈话基本上不过两句,平时连个电话都很少打。
直到最近,我才想和他缓解一下关系,也开始慢慢地去理解他,去感悟他。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普通农民一个,性格很犟,几头牛都拉不过来,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这一点我随他,嘿嘿)。他很能干,学东西很快,但均是保持三分钟热度,所以总是干不好。目空一切,尤其是钱财(虽然也没有多少),对朋友热情,就是对家人不太好,尤其是对我妈。他基本是老一辈那个年代的男人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我又很欣赏他,欣赏他敢闯敢干的勇气,处变不惊的魄力(这一点我不像他)。直到这几天,妈妈生病住院,基本上全是他一个人跑前跑后,我才突然发觉,还是没变,他依然是那个值得依赖的人。
他爱不爱我们我不知道,但他对自己的孙辈非常上心,从来不吝惜花钱。文中写我的女儿生病了,这是虚构的情节,但符合他的性格。文中他带我去看病的情节是真的,只是关于他念出diamond的设计是假的。文学嘛,不能全是生活,必须得有些发挥。文学之道,贵在求真,情节为假,性格为真,他做得出来,这是他的秉性。
月儿是我们《故事》专题的主编,她给我提了意见,说文章中写父亲有外情那一段不助于对父亲形象的塑造。她说得有理,可这是事实,我不想避讳。但只是传言,不知真假。总之,他就是他,一个有个性,但又不完美的人,一个爱家人却又不想认怂的人,就是这样。
我写这篇文章基本没有构思,它就像一直存在于我的笔下,就等着我把它写出来。我用了不到5个小时就写完了,乃至到了最后,一边写一边哭。唉!没有办法,情之所至,亦非我等所能控制也。
崔护这个人写了一道脍炙人口的诗,名字叫作《题都城南庄》,诗句很普通,但情感很真挚。诗背后的故事也很动人,我就想写一写。故事原先是暖色调,是喜剧,但我把它改了,改成了悲剧。
我想在文中描绘一下那种人生的孤独感,恰巧崔护又是这样的人,所以写来就很得心应手。该故事我写得比较快,荡气回肠。对自己在文中表达的那种文学观也有了很直接的映证,文而无情,写得再华丽也没有用。这恰恰是崔护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也是笔者一直秉持的文学观。
《积粪坑》这篇小说很乡土气,是发生在我家的故事。我想写它已经很久了,一直不知道怎么写。这次回老家,突来灵感,被我果断抓住,用了两个早上(4点到7点,我写文章多数是在这个时段)就写完了。写完后发到网上,获得了任真姐的点赞,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有友友很细心,也很耿直,他说他喜欢故事前边两家闹矛盾的部分,不喜欢后面救人的部分。我理解他的意思,他是说前边的矛盾部分很真实,后面的救人就不免有些假了。其实,恰恰相反,前面部分倒不怎么真,后面的却是真事,是发生在我家的真事儿,那个杨二就是我爸爸,被救的就是我妈妈和我哥哥。至于石头,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打架的那个是弟弟,救人的那个是哥哥,也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整合了,也不算太违和。
我之前是不大瞧得起农民的(虽然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觉得他们太狭隘,眼界小,现在看来,我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一点也不狭隘,甚至比我们要大度很多。在一些小打小闹上他们或许斤斤计较,但遇到大是大非,却也会拿捏得很准,比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要纯粹许多,这些年,我愈发觉出他们的可爱来,又特别想写写他们了。
乡土,也许是我割舍不下的一个情结,就像我父亲一样,我既不想亲近他,同时又离不开他。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父亲就代表了我的家乡,是我矛盾心理的症结所系,我对他的态度,其实就是对自己家乡的态度。回不去的家乡,无根的异乡,正是我这样的人时常纠结之处。
好了,唠唠叨叨这么多,也唠叨完了。接下来该认真学习,好好修炼一下内功了。可能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写故事了,先把肚子里的故事磨一磨再说吧,多读点书,争取写得精彩一点,深刻一点。这样说,又不免有些机心了,总之,一切随缘吧。
几篇文章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联盟的推荐,真是诚惶诚恐,不胜感激,唯有认真写文,方能对得住厚爱。
就是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