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454dbe7c7ac04b67.jpg)
刚才读到海笑天晴的文章《最好的青春》,很赞同她的观点。
她说:“现在的时代,能学就尽量学,现在不学,以后也得学。在这个竞争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走出校园之后,你还得参加各种学历考试或者职称考试,可谓学无止境,考无止境。”
尤其感动的是这一段:“有人看到别人爱读书,就说人家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书呆子有,但读书多和书呆子并不划等号,反而是那样说的人,显得很没水平。”
我在学生时代,就被亲人称为“书呆子”,由于我性格内向敏感,不会说话,有口难言,虽然委屈,也无可奈何。
现在我知道,那些人不读书,体会不到书中的乐趣,才会把一个热爱读书的人称为“书呆子”。一个有教养的人,绝对不会那样称呼别人。何况青少年本身就很敏感,别人的任何评价都会成为难以揭去的标签,进入潜意识。
我的亲人给我的外号很多,没有一个好听的称呼,都是“损”我的,什么“书呆子”、“榆木疙瘩”、“比死人多一口气”、“清高”。
回忆我的过去,在该读书的年代我认真读书了,几十年从来没有离开书本,没有浪费过一天时间。
现在能写一点观点,给社会贡献微薄的价值,都得益于我读过的那些书本。最高明的人都在书中,不爱读书的人才是真正的傻。
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才有资格评价别的读书者。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钻进书本,没有把世界上的书读通透,他是没有资格评价别人的。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最浅薄,最喜欢嘲笑手不释卷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