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上网要拨号,而且还特慢;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手一个手机,出门都不用带人民币;下一个时代是什么?物联网时代,家里所有物品实现互联互通,还都人工智能。
在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面前,你可能错过了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机会,可千万别再错过物联网风口。
彼得·德鲁克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它(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13年布局物联网,并创造了一个全新物种:小米生态链。
由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撰写的《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详细介绍了小米生态链创立的缘由,以及促使生态链蓬勃发展的理论依据和产品保障。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两位执笔人分别是洪华和董军。
洪华,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院长、北京青禾谷仓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方法论研究,曾任第十六届亚运会火炬设计组组长。
董军,前《中国经营报》主笔,3C事业部主任,深入采访报道过数百家知名企业,熟知行业发展及知名企业的兴衰史,业内知名分析师,是传统企业互联化的有力推动者之一。
01
为何要做小米生态链:弯道超车
2007年金山上市,获得财务自由的雷军暂退江湖。
2010年,年届不惑之年的雷军再一次点燃梦想之火。
2011年,小米第一款手机发布,4年后取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2013年底,看到智能硬件和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趋势,决定用小米手机成功经验复制100个小小米。每个小小米都是独立的公司,采用投资+孵化方式迅速助力其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2014年开始疯抢项目,项目围绕手机展开,投资第一个圈层是手机的周边产品,第二圈层为智能硬件,第三圈层为生活耗材。
三年下来,小米生态链投资了77家企业,30家企业发布了二百多款产品,已经有16家年收入超过1亿,3家年收入超过10亿,还有4家独角兽公司。
小米用生态链方式布局物联网,原因在于以当时小米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在做好手机的同时还能做好物联网所需的其他产品。用生态链模式干,小米只是将资源和产品方法论输入到被投资企业,投资不控股,保持每支队伍的独立和生猛,让其快速占领各个行业的领头地位。
在这过程中,小米和小小米公司互为价值放大器,小米提供航母式支持,小小米公司则成为小米后院的金矿,不仅在业绩上填补小米手机放缓的步伐,同时帮助小米完成用户群的升级,华米、紫米、青米、润米的上市更是让小米睡觉都在笑。
02
生态链理论依据:竹林效应+军事理论
互联网时代创业就像雨后春笋,创业越来越多,平均寿命却越来越短,“剩者为王”已成趋势,然而百年松树也可能因为突然遭受意外打击,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轰然倒塌,没有回旋的余地,比如诺基亚。
用寻找竹笋的方式做投资,把生态链公司变成一片竹林,实现内部新陈代谢,自我迭代,用竹林理论做一个泛集团公司便成为雷军做小米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竹林有以下特点:单点突破快、根系发达、能实现自我新陈代谢,即便一些老的竹子死掉也没关系,因为竹林的根部非常发达,能不断催生新的竹笋。

进入小米生态链的企业,通过小米提供广大的用户群、充足的资金支持、相对成熟的产品方法论,以及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幼竹生长速度会非常快,短时间内进入成熟期,这就是小小米一个个爆款产品的诞生过程。
当一些人把管理大师的方法封为圣旨时,小米生态链用的却是军事理论,因为商业的输赢是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
小站练兵,精准打击,蒙古军团的方法在小米生态链里用得如鱼得水。
小站练兵,指的是当跨入一个新领域时,与其改造旧部,不如从零开始,孵化一批生猛的创业公司,承担开创性的业务。
精准打击,在军事上指的是用雷达精准定位敌人的位置,一击致命。小米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数据,轻松实现精准打击。
蒙古军团的打仗策略是轻易不出战,首战即决战,他们还实行无军饷制度,仗打赢了,抢来的东西都是你的,这样可以极大地鼓励士兵往前冲。小米生态链采用投资不控股方式,被投资的企业几乎是全民持股,赚的钱大家都有份,干得必然不亦乐乎。
03
生态链发展之核心:人+产品
人:靠谱是最好的背书
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团队是由工程师组成,这帮技术男,在考量被投资企业团队时,用的是找老婆的标准,找的人必须靠谱,还要有超强的执行力,黄汪、张峰、苏峻、姜兆宁等都是早期被网罗的牛人。
在团队内部,他们会按照“十一罗汉”的模式来互相配合,在面对难以决定的时候,听最懂的那个人,比如在产品设计方面,李宁宁就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小米生态链里推崇的是兄弟文化,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彼此之间帮忙不添乱,互为放大器。
产品:顺势而为,品质保证
从稀缺到丰富,今后的十年,80后、90后将成消费主力,他们从炫耀式消费转向轻奢主义;从追求价格转为追求品质;满足物质消费转为精神消费。
小米生态链企业依靠对用户群、用户群需求和人性的精准把握,回归产品核心功能,解决产业级痛点,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将大众产品高质化(扫地机器人、电饭煲),小众产品大众化(手环、电助力自行车),进而牢牢锁定用户。
这些年来海淘不管是从参与人数还是交易量都连年破新高(2018年预计交易量达88000亿元,参与人数7400万次),主要原因在于质量。对小米来说,关乎品质,决不妥协。
小米和小米生态链上的每一款新产品发布,都会有一堆螺丝刀等着用户去拆机,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死磕细节,真材实料,产品内测如同炼狱。
另外小米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高效实现了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直达。
他们用资本提高效率,用速度跑出先锋势能,在资金链断掉前跑到平流层;他们严控品质提高效率来提高效率;当然不傲慢也会提高效率。
小米生态链中的企业,以一种无可比拟的低价和高贵的品质,犹如鲇鱼般一次次在所进入的行业搅起阵阵波澜。
怎样的公司能够成为千亿美金市值的企业?
1、在本领域具有垄断性优势且这一优势不容易被动摇,比如谷歌、苹果、腾讯、阿里;
2、做事要有先锋性,比如生态链模式;
3、了解人性,唯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市场。
雷军探索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正迈着方步大踏步朝这个方向走去。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一书,集结了小米这几年用真金白银和血汗换来的宝贵经验,具体而详细地展示了一个新物种诞生的全过程。而雷军想要推动中国制造业进步、让消费者用很便宜的价格享受到科技的乐趣的梦想,也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当我有幸亲历一次产品进入小米生态链后,更是被雷军通过小米生态链来布局物联网的高招所折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