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17427/4325629df51224f6.jpg)
她出身富贵,是天之骄女,贪图权贵的母亲舞权弄谋一路将她推上皇后宝座,
她骄横善妒,与母亲玩火自焚挑战皇权底线,最终被抛弃在长门宫孤独终老。
她受宠时金屋藏娇,失宠后长门买赋,这两个典故因她而流传千古,
她就是汉武大帝刘彻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祖籍是东阳县(今安徽天长),
母亲是鼎鼎大名的馆陶公主,
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的后代,
外婆是曾经权倾朝野的窦太后,
她的舅舅就是汉景帝。
而她母亲给她物色的丈夫,就是景帝的儿子,也是后来响彻历史的汉武帝刘彻。
![](https://img.haomeiwen.com/i9517427/c99ceb4c832efb92.jpg)
是的,你没看错,他们是近亲结婚,不过这在古代不算什么奇闻,那时流行亲上加亲。
陈阿娇的一生,荣辱皆因其母亲,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位翻云覆雨的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是窦太后唯一的女儿,深得太后宠爱。她出入宫廷,长袖善舞,很会揣摩皇帝弟弟的心思,经常进献一些美女给弟弟享乐。
投桃报李,皇帝弟弟对这个姐姐也是多有纵容,朝堂内外,馆陶公主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为了让自己全家的荣华富贵绵延不断,馆陶公主可谓费尽心思。
景帝废了薄皇后以后一直未立后,后宫中最得宠的就是栗姬和王夫人,
馆陶公主让小儿子陈蟜娶了景帝和王夫人的女儿,陈蟜荣升驸马爷,加封隆虑侯。
她觉得还不满足,又将幼女阿娇作为政治筹码,瞄准了未来的皇后宝座。
最开始馆陶公主是想把阿娇许配给栗姬的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刘荣,
可惜这个栗姬是个胸大无脑、有颜值没情商型的,她因馆陶公主经常向景帝进献美女而怀恨在心,严词拒绝了这门亲事。
这可惹恼了馆陶姑奶奶,宫中皇子又不是只有刘荣一个,她转而向王夫人提亲,
情商超高的王夫人当时与栗姬明争暗斗的水深火热,突然多了一个政治盟友,自然不亦乐乎,于是,一桩充满政治色彩的娃娃亲就这样定下了。
刘彻幼年时常去馆陶公主家玩,与阿娇两小无猜,感情深厚。
有一次,馆陶公主抱起刘彻,将他放在膝上,问她要不要媳妇,刘彻点点头,
馆陶公主就指着左右侍女百余人问他喜欢哪个,刘彻摇摇头,
馆陶公主最后指着阿娇问刘彻怎么样,刘彻说,好,我要娶阿娇做媳妇,将来造个大金屋给她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9517427/94b53e5e83559548.jpg)
四岁的刘彻哪里会知道,正是他这个金屋藏娇的许诺,让馆陶公主开启了她改换太子的政治谋划,第一步当然是先干掉栗姬。
馆陶公主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
“栗姬与各位贵夫人、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他们背后吐唾液诅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术。”
景帝当然相信自己的亲姐姐了,开始恼恨栗姬,但念着旧日恩爱,没什么动作。
一次,景帝试探栗姬,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栗姬能善待他的众位儿子,
恃宠而骄的栗姬情商极低,居然出言不逊回绝景帝,这让景帝对她彻底失望。
与此同时,馆陶公主每日在景帝面前夸赞刘彻的优点,
景帝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又有从前王夫人怀孕时梦日入怀的吉兆,他已经开始犹豫是否要更换太子了。
刘彻离登上太子之位就差临门一脚了,该轮到刘彻他妈粉墨登场了,
工于心计的王夫人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这个傻傻的大臣以为巴结未来皇后的机会来了,
朝堂上诚挚恳请景帝立栗姬为皇后,景帝自然联想到这是栗姬的主意,非常愤怒,
下令处死了这位大臣,废掉了太子刘荣,栗姬彻底失宠,最后忧郁而死。
同年,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她7岁的儿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刘彻立为太子后,娶了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太子妃。
公元前140年,刘彻继位,史称汉武帝,陈阿娇以太子妃身份立为皇后。
刘彻与阿娇青梅竹马,而且在立储君这件事上,陈皇后的母家可谓劳苦功高,
不管是出于情感还是报恩,汉武帝都应该宠爱陈皇后,
事实上,开始的几年,他们是非常恩爱的,汉武帝兑现了自己幼时的承诺,给陈皇后造了金屋,金屋藏娇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陈皇后虽然荣宠不断,却一直没有生育,传说是不孕不育,不过也幸亏她不孕不育,否则近亲结婚生子,质量也无法保证。
汉武帝登基后,不可避免的要充实后宫,繁衍子嗣,陈皇后生性骄横善妒,夫妻为此时有矛盾。
加上陈皇后有个不识进退的妈,汉武帝感念馆陶公主的恩情,封她为窦太主。
窦太主仗着陈皇后受宠,自己又有功于汉武帝,所以贪得无厌、索财无度。这让汉武帝非常烦感。
骄横跋扈没孩子,还有一个贪得无厌的丈母娘,时间久了,汉武帝对陈皇后的宠爱就慢慢衰退了,这引起了陈皇后母家的不满。
汉武帝她妈在关键时刻又登场了,她严肃的批评刘彻:
“你刚即位不久,大臣们尚未归附于你,之前商议兴立明堂的事情已经惹怒太皇太后,
如今又不顺从长公主,必定会受到重责。妇人的性情是很容易高兴的,你应该慎重思考该怎么做!”
汉武帝也是聪明人,知道轻重厉害,于是对陈皇后母女又恢复如初。
汉武帝他爸有个姐姐馆陶公主进献美女,汉武帝也有个姐姐平阳公主进献美女,
平阳公主将府上歌女卫子夫送进宫,卫子夫娇艳善舞,低调谦和,善解人意,汉武帝非常宠爱她,
这引起了陈皇后的不满,她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汉武帝对她愈加厌烦。
不久,卫子夫怀孕了,这让一直没有生育的陈皇后非常愤怒,
她向窦太主哭诉,窦太主心疼女儿,策划报复卫子夫,将目光瞄准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欲将其杀害,
命不该绝的卫青被救免于一死,知道此事的汉武帝对陈皇后母女还是一再忍耐。
卫子夫受宠,先后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公主一个儿子,而陈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大靠山窦太后又在建元六年去世了。
此时的陈皇后如果韬光养晦,历史也许会是另一种结局。
偏偏她在作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陈皇后失宠后,开始迷信巫术媚道,这在当时是重罪,
事情败露后,汉武帝命人彻查此案,最终追查出是陈皇后主使,陈皇后被废,迁居长门宫。
窦太主在女儿被废后,非常羞愧恐惧,于是叩头向汉武帝请罪,汉武帝让窦太主放心,
陈皇后被废,但一应用度依旧按皇后标准执行,而且也不会因此迁怒于窦太主。窦太主这才放心,低调回家度日。
长门宫地处荒僻,远离皇宫,废后阿娇不甘心,她记起了汉武帝喜欢赋,尤其喜欢司马相如的赋。
当年汉武帝读《子虚赋》,文采飞扬,激动不已,当他得知司马相如是本朝人时,欣喜若狂,立即将他召到长安,随侍左右。
阿娇在荒草萋萋中看到了复出的希望,她用百两黄金聘请司马相如,向他倾述自己对汉武帝的爱意和失宠后的哀痛,
司马相如被打动了,于是妙笔生花写下了千古绝唱《长门赋》,这篇赋刻画了一个弃妇对皇帝夫君揪心撕肺的思念。
以司马相如的文采,这篇赋是闻者伤心、听着落泪的。
汉武帝读了这篇赋哀叹不已,他认为这是一篇上乘好赋,但是,赋中的弃妇被没有感动汉武帝,他没有回心转意。
陈阿娇在长门宫中望穿秋水,等待汉武帝哪一天会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心灰意冷,在孤寂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陈皇后在长门宫去世。逝后葬在霸陵郎官亭东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