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尚彩,彩者,稍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钟亦有征范,不可不辩。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冰鉴》
3月21日,星期四。
看了老师弹琴的示范,发现自己和老师的示范有一些出入,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又加练了几遍。学习一种技能,其实心法大体相同,必须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才能更好地提高。
又来了两位男同学试听,老师把断奏的要求在大课上又着重讲了一遍,会课的时候要求每个同学先弹一遍断奏再弹作品。“松而不懈”这四个字好理解,但真正做到位着实不容易。
老师在点评的时候又提到“松弛感”,“60、70年代的人很难做到松弛感,无论是你们还是我其他的学生。”老师说到这里时我内心有一些酸楚,相对现在的年轻人,我们有半生的时间都没有很好地关注自己。在我看来,我们算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既享受了计划经济的福利,又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我们受的教育还多是利他的,具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的。我们同龄人聚在一起经常会感叹:也许我们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孝顺和照顾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倾尽所有为自己的儿女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拼搏过、奉献过,上班时虽然觉得累还是充满了责任感,直到退休也没有松懈过。
经历了将近一年的退休时光,我才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松弛感”。看看我们用筷子吃饭,再看看老外用筷子吃饭,这是外形上的松弛感;作为个人内心状态的情绪感知,顺应自己、悦纳自己、善待自己,积极调整好前进过程中的状态和节奏,让内心得到真正的舒适,就可以称之为松弛感。
钢琴老师反复地用“拿东西”和“走路”诠释这种松弛感,她说:“你看你们弹个12345,手上身上不停地自己加戏。”听到这句话我不由地笑起来。刻意地追求“松弛感”也不会真正地做到松弛。
不知道是用心练习了还是对老师的一番话有了真正的领悟,会课弹作品的时候我凝神于曲谱,很顺畅地弹完了,最后一个音落下来,老师竟在我身边鼓起掌来。这是我第一次在弹奏作品时真正做到了“松而不懈”。我们在培养“松弛感”的同时不要丧失自己的风格和优点,我们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吃完午饭躺床上休息,竟然睡着了,这也是松弛的表现么?想想就笑了,起身练习《兰亭序》,明天要上书法课,要写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八个字交作业,调整一下状态,保持松弛感,每个字的起笔、行笔、运笔特点,每个字在这一竖行中的大小、间隔比原来观察的更仔细了些,写出的字整体感觉比原来好了很多。
越来越接近松弛的状态,这是今天最大的收获吧!
3月22日,星期五。
在N张练习作业中选了三张,盖上签名章,上书法课前让老师从三张中帮我选了一张作为待点评的作业。十几张作业一一筛选,最后竟然只剩下我的作业,“那张75分的勉强也算合格吧”,班长记下我和那位同学的名字,看来刻意练习还是很有效果的。
“怎么才能写好呢?”“我怎么点评不了呢?”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回答:“还是练得少,看得少。”想想这话没毛病。
今天学了19个字,加上前面21个字,《兰亭序》已经学写了40个字,这些字翻来覆去练习,估计学完这篇《兰亭序》我定是能背诵的了。
下午的声乐课是步行去的,阳光很温暖,风有些大。这个城市就这点不太好,春天不仅短而且总是有风,花粉过敏的人要少出门,到柳树结出柳絮的时候就更好看了,风一吹,就像漫天的飞雪一样,家里即使门窗紧闭,你也能在某个角落里看到柳絮的身影。好的是这个城市的绿化环境越来越好,绿化带里的樱花树远处看过去一簇一簇的花苞,再吹几天风说不定哪一天就开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
声乐课的进度也开始快起来,几乎是一节课一首歌的过。
如何把日子过得慢一些是我现在追求的一种状态,也许愈是有这样的想法,感觉时间过得愈快。今天让我想不到的还有我竟然错过了春分节气,一个分字把春天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渐行渐远的萧瑟,一半是越来越浓的春意,这个分字让我再次清晰地意识到如何不念过往亦不想未来,只把当下过成恰到好处的样子。
修行的路要边走边悟,趁春正好,看万物自然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