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
注释:
(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54)举:全。劝:劝勉,努力。
(55)非:责难,批评。沮(j):沮丧。
(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57)境:界限。
(58)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译文:
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境界。
感悟:
像宋荣子这样,看破毁誉、宠辱不惊的人为何也未达到最高境界呢?因为他将自我区别于外物,思想里依然存有‘是非荣辱’的标准,对权威的评判加之以‘名’(即荣耀、耻辱),觉得自己能分辨这些,便故作姿态、自命清高,却还是没能脱离‘有名’的世俗社会,进入‘无名’、无限的、‘道’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