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余华的《活着》,就像品味一杯清茶,入口的苦,随着时间慢慢变淡,褪去后的回味,是一丝淡淡的甜。
也许小说的魅力正在于它可以被不断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部作品,总有它的初衷,那初衷,是它所以存在的意义,也必将是它最终的归宿。我们可以在富贵的一生中看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但那苦却掩盖不了最后的甜。也许看着富贵的一生,我们感叹命运的波折与不确定,我们从而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但在富贵眼中,那波折的命运,本就是我们要珍藏的生命。他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什么东西而活的,而只是因为活着本身。
读《活着》,便要以富贵的视角去面对,走进他生命中一次次坎坷,体会那喜怒哀乐,又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淡化。我们在富贵的回忆中,看不到对龙二的怨恨,也看不到对命运的怒骂,只是对妻子、女儿,以及生命中一次次出现的偶然,他的愧疚,与无尽的感激。
感恩生命,怕就是这部小说的初衷与归宿。生命不是那青草摇曳的美好,而感恩也不是对那美好的留恋与赞扬。感恩生命,是感恩生命中的存在,那一次次偶然,让我们有机会去经历,去活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褪去了一切浮华之后,剩下的则是真实,这就是真实的生命。
生命本就美好,而不需要,也不应当虚构出一个想象的美好。与现实对立,生活在愤怒与痛苦之中。我们痛斥命运,指天而颠,剩下的又是什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继而屈原投江,留下千古绝唱。但千年长江之水流淌,洗去了生命的浮华,剩下的,又是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活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命运,迎接苦难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展现出了命运的美,一个由于我们无法摆脱而始终排斥的事物的美,那种美,让我们的狂妄自惭形秽,那种美,不在于它本身的美丽,而在于它的存在让我们有了理解真正美好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