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螃蟹,意思就是扳起网罾来捕捞螃蟹。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苏中地区里下河水乡最为常见。那个时候,我家就在我们蒲场村河西庄庄后的蚌蜒河边住着。那时二哥十八岁,他十八岁时我们开始跟人学扳罾捕蟹的。
那时每天到傍晚时,我们跟捕蟹师傅在我家屋后,用些稻麦稳子点起火来,去熏陶盘结着的用水浸得透湿的粗草绳索。袅袅的烟升腾起来,在玫瑰色的晚霞映照下,那乳白色的烟柱里就跳跃着淡淡的橘红色的光晕,煞是好看。
等烟索熏得黑不溜秋后,我们就相帮着捕蟹师傅,用一艘小船装上烟索,从河岸边往河对岸,边行船边把烟索斜斜地放到水里,烟索一直沉落到河床上,好在蚌蜒河延伸到咱村的一小段河流,河面不太宽,很快就放到对岸。
河对岸河夼边有一个蟹棚子,我们晚上就住在里边值班,上半夜是我们值守,下半夜是师傅一人独当一面。我们值班时要把一只五六米见方的蟹罾放到水里,紧贴河床,然后摇动私自制作的辘轳,每隔二十分钟把蟹罾上的罾篾柄压上来,那蟹罾就会徐徐露出水面。
由于蟹罾就紧靠着烟索的尽头,螃蟹遇到烟索,就不再往前,而是沿着烟索的边缘爬行到蟹罾里。罾不扳起来还行,一扳起来,螃蟹就觉得不对劲。
由于蟹罾网眼不是太小,而是为大小螃蟹量身定织的有小孩拳头大的网眼,螃蟹一掉落到罾网里,只要网一出水,就会被那些网眼缠住它的八只爪子和两只螯,任它再怎么挣扎,也休想逃脱人们早就布下的天罗地网。还有一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螃蟹落网的情景,这就是: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是的,蟹罾网眼不能太小,否则的话,螃蟹照样能呼哧呼哧地嘴里吐着白沫滑出网。
捕捞来的螃蟹当然会拿到蚌蜒河北岸的郏周村渔市上去卖,一斤螃蟹五角钱,我们一个晚上能捕捞几十斤螃蟹,每天双方一分都能各得十多块钱。我们家在那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每年秋天收入还是很丰厚的,至今都记得很清楚。
我们有时也拿一些螃蟹回家吃,不过舍不得多拿,要留着卖钱,只能偶尔拿些回去打打牙祭解解馋。
母亲最会做螃蟹美餐了。她有时清蒸螃蟹,让我们掰开蟹螯肉和蟹肚里像羊脂玉洁白的蟹肉,以及像高邮咸鸭蛋蛋黄那样橘红的起油又起沙的蟹黄,蘸着酱油蒜泥姜末等佐料吃;有时她会单纯地把蟹肉剔择出来,放在豆腐里汪豆腐,再讲究一点,还要放些芋艿丁一起炖汤。
至今都记得,母亲就是这样做菜的,给那艰辛的岁月添抹上一道靓丽的色彩。母亲做的螃蟹菜啊,鲜美无比,好吃的不得了,真是打嘴巴也不丢啊。
那时看《红楼梦》,记得林黛玉咏蟹的诗:“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香菊带霜。”但我一来不太懂诗,二来吃着母亲做的螃蟹美餐,早把林黛玉的咏蟹诗丢到爪哇国里了。小时候吃美食都是这个样子的,哪里懂得诗情画意呢!
那一只只螃蟹啊,就是一缕缕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