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斯-埃利克森从各行各业,引用大量事例和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证明底层屌丝也是能够通过有效的刻意练习成为所在领域的大神,并且否认天才的存在。书中不乏精彩论断:
1.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我们全都遵循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模式。首先,一般性地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2.刻意练习的方法:走出你的舒适区,做一些对你来说并不容易的事情;提供关于绩效和表现的即时反馈,以及关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提高绩效和表现的反馈;辨别出你所处行业或领域中的杰出人物;确定是什么因素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设计出可以用来提高行业或领域内杰出人物所拥有的那些特定技能的训练项目。
3.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来的理由。动机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从朋友对你的称赞中感到愉快,你的身份感也变了。只要你能认识到这种新的身份来自你长时间的刻苦练习,专心提高自己的技能,那么进一步的练习给你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代价。(只列举了最常见的一种动机)
4.如何在连续不停的专注练习中保持自己的动机?精心设置目标。为的是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5.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6.人们的绩效或表现的提高,并不存在极限,而更多的练习不一定会带来更大的进步。因此,如果你希望成为你所在的高度竞争行业或领域中的世界上最杰出人物,就得付出成千上万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只为了与那些在同类工作中同样勤学苦练的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7.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对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歌唱训练课后的研究表明,歌唱训练课使业余歌手而不是专业歌手感到高兴。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这两组歌手怎样对待训练课。对业余歌手来讲,在课堂上,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歌声表达关爱,并且感受歌唱时那种纯粹的愉悦。对专业歌手来讲,在课堂上,他们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声音技巧、呼吸控制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这样的专注,没有乐趣可言。
8.然而,人们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更长时间内投入百分之七十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
9.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10.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它往往使人们假设,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某些方面的天赋,而另一些人则不具备,而你可以很早就分辨他们之间的这些差别。如果你相信这种观点,那么,你就是在鼓励和支持“有天赋”的那些人,并打击其他的人,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便被贴上了“不擅长”的标签。(个人认为这点很重要)
11.人类的天性是希望在他们做的最好的方面投入自己的努力,包括时间、金钱、教育、鼓励、支持等,并且试图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失望。这种想法和做法并没有恶意,但其结果却具有惊人的破坏力。避免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是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并努力想办法去开发这些潜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