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风语阁人民广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4-12 13:33 被阅读0次

    人间四月芳菲尽,梨花烟雨清明时。一片花事过后,繁花落尽。花失颜色,安静凋落,姹紫嫣红亦渐行渐远。

    赏过了樱花、杏花、桃花,这时,梨花粉墨登场。

    有人说,梨花是春天的雪,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高洁典雅。

    它如柔软的白云,似满天的雪花,更像翩翩少女的裙裾,层层叠叠地铺满枝条。

    它盛开在暮春时节,不像在仲春时节热烈绽放的桃花那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它没有石榴花的明艳与热烈奔放,没有芙蓉的娇媚,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

    它无非是一树春来时素白的小花,它只有一种颜色,就是“梨花淡白”,从花蕊到花瓣。虽然花朵更小,但是繁繁密密,别有一番净素淡雅。

    它骨子里自带一种淡淡的忧伤,所以才会有“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的寂寞和无聊;才会有“一片春心对梨花”期盼和失望;才会有“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那种相思入骨的幽怨和悲伤。

    梨花美到了极致,也“愁”到了极点。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在柳絮纷飞的季节里,梨花也盛开了,淡白的梨花和柳条的郁郁葱葱相映成趣,美得让人心醉。

    梨花绽放在清明前后,春事渐晚,柳色“深青”,这种“淡白”与“深青”的颜色对比,不正如诗人那“一清二白”坦荡风骨嘛。

    而柳絮与梨花的完美结合,又营造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就如晏殊的那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徒然又升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站在东栏,看着满树雪白的梨花和纷飞的柳絮,想到春光易逝,人生短暂,心中不免感伤。

    梨花年年开落,早已看淡了俗世的一切,它不以颜色媚人,不以浓香诱人,就这样“淡白”潇洒地迎来一个个“清明”。

    而红尘俗世中的我们,每天为了功名利禄奔波辗转,一生起起伏伏、患得患失,又有几人能把人生看得明朗,看得透彻?

    公元1077年,这一年,苏轼已经四十一岁,已过了不惑之年,政治上经受挫折,远离朝堂;家庭上遭受母亲、妻子、父亲的相继离世的打击,应该看透了许多,所以发出了“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概。

    在淡淡的忧伤中,他领会了人生的真谛。

    苏轼向来以豪迈、旷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作品极为少见,但也正是这份悲凉,反而让这首诗更具感染力。

    公元1069年,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改革运动,在宰相王安石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史称“熙宁变法”。

    苏轼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在众多师友被迫离京的情况下,自己也不得不自请出京,怀着满腔郁闷和忧愁到地方为官。

    1076年冬,苏轼卸任密州知州,继任的官员叫孔宗翰,出身名门,是孔子四十六代孙。

    孔宗翰与苏轼私交颇好,临别之际,写了几首五绝赠给苏轼。

    1077年4月,苏轼就任徐州后,写了《和孔密州五绝》一组诗寄给孔宗翰,共五首,其中的第三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东栏梨花》。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宋•苏轼

    赏析

    这是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

    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不但精确地把握住了仲春季节梨花柳叶的特征,而且已暗含伤春之感。

    因为初春柳叶初发时是嫩绿色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说明春天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第二句是前句的回复以"柳絮飞”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应"梨花淡白”。

    但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反而觉得更有情致,伤春之情更浓。

    这是因为第一句写梨花、柳叶之色,第二句写梨花盛开柳絮纷飞之状。而回复的句式又加重了抒情色彩。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雪:这里喻指梨花。

    清明:清澈明朗。

    三四句以“惆怅”开头紧承一二句所含伤春之感。

    看到东栏边那盛开得像堆雪一样的梨花就感到失意,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多少个清明节?

    清明前夕天朗气清,莺飞草长,说明此诗写作于清明节之前。

    苏轼此二句即化用杜牧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杜牧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一一明年砌下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

    苏轼才气横溢纵横恣肆皆可以为诗。而这首诗涵蕴甚深有弦外之音,题外之旨。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zg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