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书柜又整理了一遍,因为新房子还没有装修。所以想拥有一个超大容量的书柜梦想还没有实现。
在我们现在免费的信息和资源遍地都是的时代,很多人都已经摒弃了购买纸质书这项消费了,认为它又笨重又占地方,实在是麻烦极了。
我呢,既不主张和提倡大家都要买纸质书,也不是那种绝对抛弃纸质书的一类。喜欢读纸质书的人,和喜欢读电子书的人都能列出一大堆的理由,例如纸质书就是有那种墨香味,比起电子书的快速阅读它才是属于真正的阅读,例如电子书存储容量巨大,一个kindle一部手机就可以装下很多的书籍,便携小巧。
那么,存在既有其价值。我们何不各取一半,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段,根据具体每本书来选择好了。
书柜上是我近一年买的纸质书的一部分,今天我根据《越读者》把它们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偏文学性的,一类是职场实用类的书籍。
这里推荐22本我最喜欢的书给大家:
1,文学性的
《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咪蒙。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文章,在咪蒙的微信公众号里都可以看到。很多人都说鸡汤书不好,其实鸡汤书有时候是可以给你当头一棒的。咪蒙的文章,你可以去学一下她文章的结构,很多时候她的触觉是和别的作家不同的。
《刘墉谈读书与做人》,刘墉。有一次心血来潮,买了一系列刘墉的书。今天还有人推荐他儿子刘轩的《助你好运》,《我不是教你诈》四本书我都买齐了。比起鸡汤书,这类书更多的是给我们揭露人性的最真的一面,让你看到这个世界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是负能量的,是教你为人处世的。
《我们仨》,杨绛。一个作家去世后,他的书一定会卖的特别好的。网上微信里充斥的都会是她的语录。虽然我知道这些,但是不能免俗的还是买了杨绛的这本书,之前在微信里读过一些别的作家写的关于她的书,别人写的她,当然没有她自己写的文章好。我还去翻了她年轻的时候写的小说。那些小说,放在现在也能教我们一些道理。
不是仅仅佩服她和钱钟书男才女貌,都是文豪级别的人物。我更欣赏的是他们低调面对人生从容不迫的心态。就一同做一碗红烧肉的片段,就能让我相信他们把任何日子都过得无比有趣和美好。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余华。之前在火车上把他的《活着》看完。他的一系列书都是黑色的。这本书我只挑着读了,印象最深的是标题同名的那篇,他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理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阅读打开了我们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
《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萧秋水。现在是自由职业者,收入又不错的网红里面一定有萧秋水了。我关注了她的微信公众号,她就是那种把工作和生活,学习融汇在一起的人。这本书的风格和她公号风格差不多,会把自己的一些职场和生活的想法告诉你,读完是有一些启示的。
之前看过一个别人找她咨询的文章,别人问了她一个如何选书,如何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她说,她不太选书,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会去读,她说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不存在好书和坏书之分。你把你折腾用来选书的时间来读书多好啊。这种姿态我真是喜欢呢。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他的书是《当我谈跑步时,我该谈点什么》。看完那本书之后我就立马滚去跑步了。我当然没有他那么勤奋了。再之后读《挪威的森林》,再之后买了《海边的卡夫卡》和《无比芜杂的心绪》,才知道一个作者写文章都是有他自己的风格的。我觉得他的人物里肯定都有很多他自己的影子,独自一人走来走去,不善言辞,爱读书。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这类书很像《麦兜当当伴我心》《放牛班的春天》,一个老师,一个校长倾尽自己的所有爱去帮助孩子们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它不仅是一本童真的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我一直记得校长说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孤独小说家》,石田衣良。看书名就能知道是一本有关小说家的小说,故事就是围绕一个小说家,妻子车祸去世,带着儿子以写小说为生的故事。读完这本书会更加了解那些全职作家的生活和状态。我是边读边在书本上划线,很多的句子我都很认同。其实大家眼里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作家,背后他们都有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
《深夜食堂》,安倍夜郎。有一阵子比较迷深夜食堂的电视版。后来某编辑送了我2本。这本书是那种漫画版的,我才知道这套书应该画了很多本。像电视版一样,这本书也是一道美食加一个温暖的故事。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电视版的,大概能够拍成电视的都是比较好的故事。
《我在底层的生活》,芭芭拉。这本书是由另一本《稀缺》想到买的。这是一本探讨“穷忙族”生存困境的经典书籍。作者隐藏自己的身份,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为我们展现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悟空传》,今何在。我几乎不读网络小说,知道这本书还是有一次在某文章里,看到里面写过这本书的一句话而吸引到我的。今年后某小编把最新的一版送给了我。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然后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原版西游的一些观念和东西。
嗯,感叹我们是很容易相信很多事物表面的东西,而没有自己思考下来的东西。反正,读完这本书就是心里涩涩的,又有一股火辣辣的感觉。五味杂陈。估计这本书都成了很多人心里的一种情怀,上豆瓣能搜到几千条关于这本书的评论。
实用类的:
《文心》夏丐尊 叶圣陶。这本书夏丐尊和叶圣陶先生合作撰写的,他们出这本书的意图是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拟定的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一些中学教师。
我知道这本书是在豆瓣上,拿出来读过两次。第一次觉得讲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觉得索然无味。第二遍是边读边在书本上划了线做了笔记。事实证明这本书同样适用喜欢写作的人,可以作为一本写作的指导书。这本书不同于国外的写作指导书是,它还是有关我们本国的传统读书做文章的写作指导,例如教写日记,诗歌,戏剧,读书笔记等。
《小强升职记》邹鑫。这本书在豆瓣评分是8.4分,所以想要学习时间管理的朋友,单从评分来看,这本书就值得入手了。我觉得时间管理也就是培养人的一种好习惯,能够理清自己每天的时间花销, 这本书以小强为主人公,讲述他在职场上运用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而让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出色的故事。
书里大家比较熟悉的时间管理法有,四象限法则,SMART法则,衣柜整理法。一本书200页,加上还有很多彩页和测试题,整本书可以说能够很快的读完。但是我觉得实用类的书籍,读完并不代表什么,能够运用才是关键。
《拖拉一点也无妨》约翰·佩里。本书的作者,他在很多年前以一篇《结构化拖延法》人气爆棚,这篇文章更是让他在2011年获得了“初看引人令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搞笑诺贝尔文学奖。文中对结构化拖延的解释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通读全文之后,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你可以把你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出来。列在第一的一般都是最重要的那件事,而我们的大脑本来就是习惯做简易的工作,逃避复杂的工作。所以在你开始着手工作的时候,你就会跳过最开始几项复杂的工作,而选择从最后面的工作开始做起。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理论,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拖延症。
《吃掉那只青蛙》博恩·崔西 。这本书同样讲了很多时间管理的知识,而最重要的就是“吃青蛙”这个方法。里面引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掉一只活青蛙的话,那么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接下来的这一天里,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
拿我自己身上的例子,我最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觉得那些说下班后的几小时专注学习,能够让你那些不学习的人区分出来。我最近实行了早起,然后把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后,就会发现一整天,甚至到了晚上整个人都没有太多因为没做完事而产生的焦虑感了。重要的事要,也就是那只最丑的青蛙,一定要在一天中的最开始就着手去处理掉。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佳里·凯勒 。其实在以前读过的时间管理的其他书籍的时候,我也知道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先去处理紧急和重要事情在前,就像《人性的弱点》有一章提到,人类最重要的两个能力,是思考的能力和处理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但是真正领悟并且能够真正只去做人生最重要的那件事,并不一定能够做到。
知道人生最重要的那件事,或者某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和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我们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容易人云亦云,迷失自己应该走的路而把别人的成功和选择照搬过来用,抑或在确定目标之后努力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环境的干扰,而轻易放弃目标半途而废。
《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珍妮弗·L·斯科特。我没有去过巴黎,不了解巴黎人的生活。对法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电影。
但是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作者是一个在法国学习6个月的留学生,她在讲巴黎女人的各种从容,美丽,优雅的思想,着装和举止的时候,很多次的提到了法国人热衷的齐耳浪漫的bobo头,所以我脑海里也一遍一遍的想到巴黎的女人应该是像奥黛丽塔图那样,浪漫美丽吧。
《番茄工作法图解》Staffan Nöteberg 。相信番茄工作法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吧。买一个番茄钟的闹钟,或者下载一个番茄钟APP,以工作25分钟为一个单位,然后休息5分钟。几个番茄钟之后,再休息30分钟的方法来达到高效专注的工作。
我觉得番茄工作法只是一种让你养成专注工作的习惯,让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达到专注,这个25分钟是不确定的。如果你做一件事,本来就能专注甚至进入心流状态的话,是不需要番茄钟来监督你2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的。
《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中岛孝志 。做到4点起床,其实我自己也是在实践中。有些人说这样不好,最好是六点之后起床最好。因为人体要睡足8个小时才是最好的。
我反而觉得不是这样的,其实人的作息和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有些人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些人需要6个小时,有些人只要更短的时间(或者利用其它碎片时间休息)。然后养成一个习惯最重要的是给它一个可视化的对照,例如打卡。能够完成一段时间内的60%就能算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能够做到85%就是优秀了。
我觉得4点起床,只是这本书吸引人的一个标题而已。能够早起,并且利用早起这段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零秒思考》赤羽雄二 。这本书是一本白色的很薄的书,我却很喜欢。
听过很多关于写作方面的课程,那些笔耕不辍的畅销书作者都表示过他们随身都是携带笔记本,或者拿手机记录他们脑袋里随时闪现的灵感,这是写作之前的“搜索”过程,因为平时已经有了很多积累的素材和好的习惯,所以很好的帮助到了他们能够做到持续的输出。
这本书就是教你一种书写记录的方法,而且这种书写记录是在很短时间内把你思考的东西变成纸上的信息,达到一种不同于你以往单一的思考方式。里面讲到了很多如何利用A4纸去书写的方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里面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整体来说这本书是不错的。
《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过几遍了。如果你是那种想要减肥的人,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如果你是一个购物狂总是喜欢买买买,但是心底又非常想要存下一笔钱,如果你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完成,但是你选择刷微博上网看电影,而把那些事一直往后拖下去。
一旦你有那些困扰的话,我推荐这本书给你看。从更科学的角度,你会明白自己的这些心理和举动的来由,而不是一直困在一个恶性循环里无法自拔。
《神奇手账》佐藤惠 。我觉得这本书最重要的是两张表格,周计划表和月计划表。
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是一本有关手账的书籍,其实我特别佩服那种能够持续写手账的人。人人都说手账是个坑,其实再好的工具,都不如你那有那颗记录的心。当你真正运用好了这本书里提到的两张表格,我觉得他应该能够帮助到你的生活和工作吧,特别是对那种整天浑浑噩噩,没有计划和目标的群体。
当然很多好的手账本都有类似的记录的方式,例如潇洒姐的效率手册。这本书里的手账表格在网上也是能够找到的。
这就是一年读完的100本纸质书里,我推荐给大家的22本书啦!我觉得书并不是能够屯多少算牛逼,每本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抓住那些精华的部分,把它摘录成你自己的笔记,而那本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嗯,希望以后能推荐更多更好的书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