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

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0-09-26 10:10 被阅读0次

9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科学与哲学前沿问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

《哲学园》老蝉对此深有感慨:“看到这则新闻以及白春礼院长的致辞,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油然而生:激动,伤感,甚至有一些些悲壮......。

上世纪初,中国知识精英们发起了新文化运动,竖起了两面旗帜:德先生(民主Democracy)、赛先生(科学Science),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标杆。

但令老蝉大惑不解的是,德、赛两先生的老祖斐先生(西哲Philosophy)却严重缺席了。这个缺席在上世纪20年代的“科玄大战”中,以张君劢、张东荪为首的玄学派的彻底失败为标志,奠定了以胡适、陈独秀、丁文江等为首的唯科学主义基调,遗留至今,深得人心。乃至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只得在“技艺”和“器型”上有所长进,而在“形上”和“理型”上则依然不得要领。具体表现在科学发展上,即是:技术及应用得到普及,而前沿开创性的理论发现则极度匮乏,以及,科学从业者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庸俗化肤浅理解。

时值今日,技术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对文化精髓的掩盖,使得西哲被更加激进的唯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所敌视。回首一下故人的认识,不失为一个反思的契机。

而今,代表中国最高科学机构的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哲学研究所,老蝉真的是悲欣交集,一言难尽......”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大学校长李树深介绍,中科院哲学所将以哲学家和科学家共同关切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致力于探讨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和当代科技前沿中的哲学问题,以及与科技发展密切关联的价值、文化和制度问题。哲学所将按照现代新型研究所的治理模式,下设5个研究中心,包括:逻辑学与数学哲学中心、物质科学哲学中心、生命科学哲学中心、智能与认知科学哲学中心,以及科学与价值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致辞中说:

迄今为止的现代化进程表明,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来源于科学革命。要有原创的、别人卡不了脖子的关键技术,需要有独创的、敢为人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后,我们经历了学习阶段、跟踪阶段,现在有条件也必须要开始进入独创阶段。科技创新要跨进新阶段、迈上新台阶、步入新境界,需要在科学家的头脑中源源不断地涌现新的科学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而如何才能形成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氛围、营造有助于独创性观念产生的环境、夯实突破性成就生长的基础,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反思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哲学是科学之源。现代科学的前身就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之后相当长时间内,科学家都把自己的工作看着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牛顿的伟大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拉马克的《动物学哲学》包含了进化思想的萌芽;道尔顿在其《化学哲学新体系》中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对浩渺星空的好奇和惊异,对宇宙本质问题的痴迷和热情,对思想穷根究底的辩驳和拷问,对逻辑与理想的推崇和赞赏,为现代科学传统注入了最深层的精神内核。

从科学发展的动力来看,哲学往往是革命性科学思想的助产士。科学研究不只是观察、实验和计算,而且还需要一整套概念和思想的支撑。已有的科学概念和思想,既是一段时期内科学进步的探照灯,又构成了对这一时期科学家的约束和限制。按照许多科学史家的看法,科学的发展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的过程。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主要是在既有的范式下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工作似乎与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共同体需要建立新的范式,需要用新的概念之网来重新整理科学事实。而科学概念和思想的变革,有赖于科学家完成思维上的自我超越,这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哲学上的争论,必然会在哲学思想中寻求灵感。以牛顿力学的建立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都有新的哲学思想的催化作用。

从人类的知识系统来说,从人类探索自然真理的过程来说,科学和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科学知识比作一个圆盘,圆盘的边缘是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知识,从边缘往里是科学中的理论知识,圆盘的中央则是有关自然的基本哲学观点。

任何科学理论的内核,都带有某些哲学预设。

科学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哲学观念上的变化,而哲学思想的变革也会为科学的洞见提供广阔的思想空间。可以这样来说,缺乏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而缺乏科学的哲学是空洞的。正是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使得人类的思想一次一次突破和超越自我,造就了人类文明的辉煌。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酝酿着巨大的突破,我们正在进入对宇宙、生命、意识的认识的深处,这直接关联着众多重大哲学问题,比如数学的基础和本性问题、量子理论中的本体论问题、复杂性科学中的演生论问题、认知科学中的心身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理解和改造世界、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构成历史上罕见的重大挑战和革命性转变的契机。这些问题的澄清和解决,需要科学与哲学联手推进。笛卡尔、莱布尼兹时代那种科学与哲学紧密结盟的时代已悄然复归。未来的科学革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激发和引导;而哲学方法和思想的变革,也离不开科学的批判与滋养。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呼唤科学与哲学建立新型的、更加紧密的结盟。

中国的科学发展要实现阶段性跨越,就必须紧扣科学前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拓和创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路径上跟踪国际上的工作。中国的科学家有自己的美德和优势,但也存在原创性普遍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包括科学传统薄弱,以及科研制度方面的缺陷等,除此之外,我们在创造性思维上的缺乏也有重要的关系。要补上这个短板,哲学的学习和哲学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在中科院成立哲学所,正是为了聚焦于科技发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学问题,以及与哲学紧密相关的科技问题,从哲学角度助力科技创新,为中国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乃至未来的科学革命,寻求更为坚实、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础。这对于提升科技原创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无疑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意义。中科院党组对哲学所的发展以及它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充满期待。在这里,我对哲学所的建设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要精准定位,密切围绕当代科学的前沿和基础问题开展研究。特别是要结合物理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宇宙、生命、意识的本质这些正酝酿革命性突破的问题上,开辟新的思维空间;

其次,要广纳百川,吸收人类科学与哲学的优秀成果,发挥中国传统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独特优势;

第三、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借鉴国外同类研究机构的有益做法,参考科学院新建研究所的成功经验,高起点建设,广揽人才,快速发展,尽早建设成为一个新型高水平研究机构;

第四,开放合作,加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加强与国内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同类型研究机构的联系。

以上白春礼院长的致辞,可以说是论证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的理由根据。科学的革命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哲学思维的启发和支持。白春礼院长的致辞多次提到了“概念”形成的重要性,科学的经验和事实与科学的概念和思想相结合,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正如白院长所说的:“缺乏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而缺乏科学的哲学是空洞的。正是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使得人类的思想一次一次突破和超越自我,造就了人类文明的辉煌。”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康德的:“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的解读和认同。

中国顶尖的科学院已经开始真正意识到了哲学思维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并且开始行动了。而为中国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教育界呢?希望教育部门也意识到这ᅳ点,重视学生的逻辑训练和哲学思维的培养,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也为中国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相关文章

  • 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

    9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科学与哲学前沿问题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 《哲学园》老蝉对...

  • 【机构】社科院哲学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

    一、历史沿革 1956年6月成立,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

  • 中科院计算所2019推免生来源

    首发头条:阿帽聊大学 中科院计算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中科院下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

  • 我国含神经酸植物发展前景

    1978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12个单位,对全国的...

  • 爱“美”,非人之天性!

    【书籍】:《美学四讲》 【作者】: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

  • 科学哲学

    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研究的是什么?科学哲学,是哲学思维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以科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科学...

  • 哲学和科学

    从古至今的哲学和科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能够听到一句话, “物理学的本质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

  • 哲学和科学

    哲学和科学,就是在一个不同层面上的,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哲学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成果,那些对人本身、对人与人之...

  • 叶秀山:哲学中的贯通精神

    作者:叶秀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著有《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思...

  • 生命的纯真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有感

    周国平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和哲学的相互激荡——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cc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