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12月初八,就是腊八节。空气中似乎散发着腊八粥的香气,一声声关切的问候:喝腊八粥了吗?或者是:走,喝腊八粥去。
听说今天,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北京雍和宫一年一度的腊八舍粥活动停止了。
北京雍和宫,一直保留着一年一度的布施腊八粥的习俗。2019年的腊八节,排队喝粥的人达3万左右,不少信众是从外地专程来北京雍和宫领粥。
为了准备腊八粥,寺庙的师傅们做了一周的准备,腊八头天晚上开始煮粥,到腊八早上要煮100多桶粥。
今年如果不是疫情,雍和宫应该也是万人排队,领粥祈福的场面。
农历腊八,寺庙为什么给信众布施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喝过一碗五谷粥,成道之日正好是腊月初八,僧人便把这一天当作佛教佛陀成道的纪念日。
在腊八节这天,寺院的僧人将化缘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粥,布施给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而信众认为吃了寺院僧人煮的腊八粥,是可以得佛陀保佑的。他们不仅自己吃,甚至还带回家给家人吃。久而久之,喝腊八粥就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
我们的传统中,农历的节日都是用吃美食来体现的。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或汤圆、立春吃春饼、清明节为故人送吃的、立夏吃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我们习以为常,容易理解。
但是,腊八节,喝腊八粥,却说是佛教的节日,这让我有些意外。因为我从网上查不到印度人过腊八的信息,可纪念佛陀成道的腊八粥,却在中国北方人的腊八节里,喝得热火朝天。这真让我怀疑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
不管印度人是否有腊八节,但是腊八粥始于中国寺庙的僧人,想想,寒冬腊月的初八,穷苦的信众在寒冷寺庙中,喝到热热的腊八粥,那真是暖胃又暖心,很自然地从心底涌起对佛陀的感恩,他们甚至把腊八粥称呼为“佛粥”。
腊八粥虽然来自于寺院僧人,却非常美味可口。这主要归功于腊八粥的用料,不同的地区腊八粥用料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紫米等谷类,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核桃仁等干果。
腊八粥是多种原料参杂在一起煮,要想煮好腊八粥,需要分先后顺序放原料,不容易煮烂的先下锅,容易熟的后下锅。如果在下锅煮之前,先用水泡原料,再煮起来效果就更好了。
一锅腊八粥经过大火煮开,小火慢熬,按顺序放不同的原料,煮好的粥,水与原料彼此交融,粘稠而亮滑,香气四溢,喝起来软糯甜香。
腊八粥,在中国北方非常流行,但是,在中国南方,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如果说腊八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南方的佛教信众也很多,为什么农历腊月初八,南方人不喝腊八粥呢?
曾经问过几个南方人,是否知道腊八节,喝腊八粥?他们的回答,最近十年才知道腊月初八是个节日,但是,他们不过那个节,也不喝腊八粥。
提到腊八粥的名字,很多南方人会联想到八宝粥。
其实,南方的八宝粥,与北方的腊八粥非常相似,八宝粥的原料,基本与腊八粥相同,有不同的米,不同的豆,不同的干果,混杂在一起煮,煮出的粘稠与软糯与腊八粥也类似。
北方人在农历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而南方的八宝粥呢,一年四季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喝。南方人在自己家里可以煮八宝粥,懒得动手,也可以上市场买八宝粥,比较有名的牌子有:哇哈哈八宝粥,银鹭八宝粥,那口感味道与北方的腊八粥有什么区别呢?
尝尝就知道了,只是不知八宝粥是否源自腊八粥。
总之,不管叫腊八粥,还是叫八宝粥,类似的口感味道,同样的热气腾腾,同样的软糯甜香。
【 无戒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