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自明成祖朱棣篡位之后,阉患之祸就成了困扰大明王朝的毒瘤,直至其寿中正寝。出了很多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如正统年间的王振,正德年间的刘瑾,而其中权势熏天,最为突出的要数天启年间的权阉魏忠贤了。
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街头混混怎么变成权倾朝野孝子贤孙满朝的九千岁,是有其原因的。魏忠贤首先是个豁得出去的人,赌场上身无分文而敢押百万,是个十足的泼皮赌徒。一个二十二岁己有妻女之人,为一份未必有机会的前途而敢于赌上自己下半辈子,一般人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其次他的个性也洒脱,放得开,大大咧咧,与人交际,不计得失,时人称之为魏傻子,所以人缘极好,人脉极广。再者,他是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生活情趣的人。烹饪、木工、踢球,射箭、唱戏样样精通,简直就是百事通,用其所长硬生生地培养出了一个木工天子。更重要的是沉得住气,二十二岁入官,五十三岁得势,一步步扎扎实实,不急不躁,从一个刷马桶的低等太监逐步成为司礼监秉笔并控制小皇帝,因不识字无法批理政事而操纵掌印太监秉礼国政,三十多年之隐忍,也非常人所能做到。最重要的是能有效的利用其人脉接触到关键的人物并第一时间获得其好感而视为自己人,从介绍他入宫的孙暹到介绍他认识天启皇帝奶妈客氏从而改变其命运的好哥们儿魏朝,从天启皇帝的生母王才人到抚养天启皇帝长大的李选侍,从提拔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到天启皇帝最为信赖的奶妈客氏,再到天启皇帝朱由校无不把他当心腹,其情商之高令人艳羡不己。然而这样一个貌似毫无心眼之人发起狠来也是令人刮目相看,杀魏朝,诛王安,毫不念及挚友之情和提携之恩。凡挡其富贵者,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点恐怕是史上所有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吧!
然得势后,其地痞之性显露出来,以致阉党横行,义子义孙遍布朝野,生祠遍及全国,权势熏天,招摇过市,排除异己,指鹿为马,翻三案(即早己定性的“梃击”、“红丸”、“移宫”),颠倒黑白,为罪犯翻案,反而将主审官屈打下狱,迫害忠良,丧尽天良,试想哪个新即位之君能容他这等放肆!最终落得个自杀后仍被剐尸灭族的悲惨下场,实乃咎由自取,天道轮回啊!还是那句老话,欺人之时莫得意,且看老天饶过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