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文有话说
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取授权
前言
7月23日我去参加了DISC国际双证班创始人李海峰老师的长沙巡讲活动。
在此之前,早就听闻海峰老师的大名,在我学习的老师文章或书中都有提到过他。
本次我也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见见海峰老师本人。
毕竟在看书听课或者看视频与体会真人还是不一样的感受。
老师一个小时的分享,干货满满,我几乎都记录了下来。
如果需要,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李海峰分享笔记,我可以分享给你。
但是真正厉害的人,不在于他所说的道理,而在于他的细节。
让我真正受益且有启发的,是老师演讲中的这3个细节。
01.心中有他人,才会有自己
海峰老师在演讲中会举大量的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而举例子前,他不是直接脱口而出就说小张(或小刘)怎么怎么样。
而是会先问现场在座的有没有这个姓的朋友,为此还问了几次,确认没有才举例说明。
你可能会说,这有必要吗,不就是一个例子吗?明白人都知道这不是在说自己啊。
但是你不知道老师要论证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作为DISC人类行为语言的顶级践行推广者,他对于人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人。
可能我们看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那些天生敏感的人,会不会有所不适呢,这个就有待商榷。
《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中提到:
“当人与人之间没有足够的互信时,你说的每一句话,在于你看来没有任何文图,但是在一个不太自信的人看来,就好像都是在针对他”。
不自信的人觉得自己就是那么敏感。
《后来的我们》见清参加完同学会喝的烂醉回家。
他老爸只是关心他说:“没钱就没钱嘛,没必要打肿脸冲胖子”。
而对于内心极度不自信的见清来说,这就是一种嘲笑。
如果大家对于自尊话题感兴趣,去看我写的这篇《二刷后来的我们,发现不是因为错过而是因为自尊!》
相信会对你有所感触。
演讲中老师停顿了几次,不是因为紧张卡壳,而是小声说:“不能举这个例子,不合适,换这个吧”。
这能说明什么,他一直在考虑这个例子说出来,我们作为听众的感受是否比另一个例子好呢?
一个心中常常挂着他人的人,才会有完整的自己。
可能是老师对于人际的敏感度,也可能是人生经历。
但是这种感觉,让我们很舒服,没有不适感, 希望能一直听下去。
我觉得老师这场演讲非常成功。
他还在演讲中反复说到他的DISC班有一个口号就是:“超越李海峰”。
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这样。
02.坚持比热情更重要
在海峰老师分享的最后提问环节,老师说因为时间关系,他只选择两个人。
我当时也举手了,按照我自己经常运动的敏捷度加上跳舞的灵活度,速度应该还是不错的。
结果他没有选择我们这些举手最快的,而是选择了坚持举手到最后的两位。
我们特别纳闷,后来他说出原因,让我们所有人折服。
他说:“我看到了很多举手,然后有很快的放下了。
现代社会,你的热情是一时的,但是最终的成就往往是留给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所以我选择了坚持最久的这两位朋友”。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我马上将其记录到记事本里,在今天整理时回顾,依旧非常有力量。
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所坚持的,慢慢都成为了自己成长的助推器。
我坚持锻炼10年;
身材跟10年前没有太大出入,这让我有更好的状态去工作,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提升自己。
坚持练习街舞7年;
每次压力大,不开心时,放上音乐跳上一曲,都觉得所有压力和不开心都瞬间消失。
坚持记账7年;
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笔开销出处,对于财务状况,不再是捉襟见肘,而是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做月计划38个月;
对于人生最重要八个方面,慢慢从模糊变得清晰。
从当初迷茫的小青年,到现在能够有力的掌控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坚持学习24个月;
从不会说话,到现在能够沟通不足,到不知该说什么,到能跟你聊你想知道的一切。
我并不是万能的,但是我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
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坚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此,我不是要炫耀什么。
而是对于海峰老师那句:“坚持比热情更重要”,引发了自己对于本身思考。
海峰老师还说:“要找到榜样,不止是偶像”。
他说偶像是大多数人神圣不可及的。
但是榜样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甚至能够超越的,黑衣人就是身边的榜样。
我也希望,你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因为我也就是你身边的人,我不是偶像,我相信,我能做到,你也可以。
如果你能坚持一件让自己不断成长的事情超过2年。
你本身就能超越身边90%的人,因为我觉得,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核心能力。
03.积极利他是最好的利己,主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欢
海峰老师在演讲中,时不时都会为来到现场的大咖背书,打广告宣传,积极利他。
这也让来捧场的大咖们感到非常开心。
在每次海峰老师说完自己希望我们对身边的穿黑色衣服的工作人员(简称:黑衣人)好一点时,我用余光望向黑衣人。
他们眼中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李海峰是他们的老师,学生为老师做了一场活动,希望老师将好的东西分享给家乡的朋友们。
老师在台上不断的跟观众们说,要对自己黑衣人们好一点,说他们非常优秀。
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正向反馈,让默默付出的黑衣人感受到了尊重和重视。
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流动。
这在《他人的力量》一书中被称之为:“第四层人际关系,它有责任和爱打底,给予对方自由,同时大家在关系中进步,也是最好的一种人际关系”。
我想,这也是黑衣人们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推动下,能够抽出自己业余时间,用心做这场活动的原因。
因为这位老师真的值得他们这么做。
我想在此表达一下,我对我公众号助理华少的感谢。
最近工作比较忙,业余时间需要读书写作,然后发布前还需花几个小时排版,选图,设计,这让我有些心力交瘁。
这时,一个朋友知道我的困惑,向我推荐了华少,说他可以帮助我编辑。
在与华少沟通中我说:“我现在公号运营初期,可能给不了物质报酬,但是我能过将我所学教给你”。
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近十天大家所看到的文章(包括这篇),基本都是华少进行编辑,选图,排版,设计的。
每篇文章他都有特别用心找图,编辑,特别细致的与我核对。
他学习能力也非常强,上手非常快,交给他的事情我很放心,我非常感谢他的出现。
其实,我们如此细致对待每篇文章,只是希望把最好一面呈现给正在看文章的你。
书上说:“爱在心头口难开”。这可能是你不善言辞的表现,也可能是你不好意思说。
但是,如果你真的爱对方,欣赏对方,认可对方,一定要表达出来,你可能以为对方知道。
但是如果你不说出来,对方是真的不知道的,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知识的诅咒。
在人类学中,我们本身自带着原始社会的基因。
其中就有一项就是希望收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可。
因为在原始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收到其他人的喜欢和认可,这就意味着死亡。
所以,我想说:“爱在心头,口一定要开,因为对方一直在期待你的表达呢”。
结语
大冰在《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书中说:世间上很多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把心愿化作了行动。
希望你心中有他人,凡事多考虑对方的感受。
对生活保持热情,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喜欢,因为积极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卡夫卡说:每一天和每个微不足道的成绩都是一种礼物。
这篇文章,是我送你的微不足道的礼物,希望你会喜欢。
网友评论
主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欢
学到了!
小文坚持这么久,厉害!你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