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是“革新型”的领导人。
他们在国家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做到了一些影响后世的深刻变革,比如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林登·约翰逊。你仔细考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人虽然有时候能表现一点人格魅力,但绝对不是什么自己虎躯一震,别人纳头便拜。
罗斯福特别擅长通过影响公众的意见来影响国会。比如他搞个炉边谈话,把自己的大政方针跟老百姓解释清楚,老百姓非常支持他,国会一般也就得按他的设想去通过各种立法。而约翰逊的方法就更直接一些,他记忆力超强,特别能记住别人一些私密的事情,跟议员搞些个人的关系,劝说别人支持他。
还有得天独厚的一点是,这两人上台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处在危机之中。罗斯福是遇到了大萧条,约翰逊是遇到了肯尼迪遇刺。在危急时刻,人们更容易信任领导者。
第二类是“改革型”的领导人。
这里说的改革是体制改革,比前面“革新型”的变革更大。在近代史上,改革型的领导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经常被称为伟人!那么这样的领导者是强人吗?
也不是。他们做事的方式同样是以影响和劝说为主,而不能独断专行。布朗说,他们之所以能做成大事,有一个共同点:时间、地点和客观局面共同给了他们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是因为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三类是“革命型”的领导人。
这些人直接率领队伍推翻了一个旧政权,这总是强人做的事情吧?也不一定。革命之所以成功,往往并不是因为领导人有多厉害,而是这个旧政权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事实上我们看过去几年发生在中东一些国家的革命,根本就没有领导者,青年们上街就把政权推翻了。
我们从这个趋势很容易得出结论,就是领导人干的这个事情越大,他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就越大。“革新型”领导者需要借助一个危机上台,“改革型”领导者必须抓住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动手,而“革命型”领导者之所以能推翻旧政权,可能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功劳。
革新、改革、革命是不同类型的领导人,也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企业领导。不同的企业领导,给公司带来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