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个案后,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个案 有位在非营利机构工作的老师,学生当中有 一位 15、16岁的小女孩,因父母离异被寄 养在亲戚家里,很小就出来打工了。这个老 师很有爱心,常常关怀她。後来这个女孩子 因老师很关心她,什么事情都要找这个老师 帮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麻烦老师,甚至一天要给老师打 7、8 通电话。老师不胜其扰。最后老师很婉转地告诉她,说自己教完课需要时间休息,但这孩子还是常常给老师打电话,完全没有考虑她这样做会不会打扰到老师的正常生活作息。这个老师後来被这个小女孩缠得实在有点吃不消。
1. 请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女 孩子这种不断缠着老师的行为?你是根据什么样信念这样判断的?
我认为这个孩子的根源问题是缺失爱的亲密关系,且以非常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渴望亲密关系的满足。她把老师当成了偶像,希望从老师身上得到这样的满足,而完全不顾及老师的需要。她不明白,老师也是个非常有限的人,她需要有她正常的生活作息。这个孩子需要看到,她渴慕的这样的亲密关系满足,只有在上帝身上才能真正得到,老师包括她的父母家人都无法给她提供这样的满足。
我是根据她的成长背景(从小父母离异被寄养,不在父母身边,得不到父母家人的关爱),也根据人堕落的本性:自我中心、自我满足、偶像崇拜等这样的信念,来做这样的解析和判断的
2.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你解析问题 的前提信念。请回想一下,这个前提信念是你向来惯用的信念吗?
我的前提信念是:我们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造在一个爱的亲密关系里面,并且我们与人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与上帝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因此唯有上帝可以满足我们心中对爱的亲密关系的一切的渴求。可惜人堕落之后,人从本该以上帝为中心、以上帝为满足、讨主喜悦,荣耀上帝转向以自我为中心,专爱自己,讨自己喜悦。与上帝的爱的亲密关系破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被破坏。这个前提信念是我在辅导中向来的惯用信念。
3.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样 的事情?请解释你根据什么信念要这样处理呢?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为这个孩子祷告并借着这样的契机,积极向这个孩子传福音。告诉她我也不过是有限的人,无法成为她真正的依靠。她需要悔改转向主信靠主,学习从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上帝为中心,并教导她如何透过读经祷告跟主建立亲密关系。让她学习大事小事都祷告主,而不是打电话给我。也邀请她进入实体教会学习跟弟兄姊妹在爱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辅导的信念就是把人带到主面前寻求在主里面得真正的满足,过讨主喜悦、荣耀上帝的生活。
二. 有人认为辅导技巧是中性的;从神本和人本的不同辅导系统来思考,你认为这两者在使用辅导技巧上,会出现不同吗?请举例说明。
我不认为辅导技巧是中性的,因为选择什么方式和技巧,跟辅导员的信念,辅导员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是有紧密关联的。所以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辅导一对婚姻关系紧张的夫妻,人本的多数是注重如何修复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方式和技巧多是帮助他们在冲突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沟通,表达自我,协商妥协等。而神本的辅导,更加关注的是他们夫妻各人跟上帝的关系;关注他们在婚姻关系中彼此角色的定位是否合乎上帝设立的次序,采取的方式和技巧更多的如何重新建立他们各自与上帝的关系,归正他们在婚姻里面的角色定位,在冲突中丈夫如何学习舍己去爱妻子,妻子如何去敬重顺服丈夫,如何在他们的婚姻中真正以基督为一家之主,更加荣耀上帝,讨主喜悦。
三. “ 辅导者自己对各种人、事、物的信 念,直接构成了辅导的内容。” 请回想一 个你给人的建议或引导,举实例说明这个辅导内容反映了自己那些价值信念?
我非常赞同“辅导者自己对各种人、事、物的信念,直接构成了辅导的内容。“。比如我最近辅导一位称自己是有躁郁双向情感障碍的姊妹,她对我说:“双相情感障碍要么自卑,要么自大,医学上用丙戊酸钠来平衡这两种极端的情感,躁狂时有攻击性,靠自己胜不过的。“ 因此非常绝望。
我告诉她:“是的,靠自己胜不过,但在基督里我们是永远有盼望的。依靠主,主可以帮助你胜过!” 并提醒她:“所谓的自卑和自傲都是把信心建立在自我的身上,我们需要学习把信心建立在主耶稣基督的身上。”姊妹因此得到很大的鼓舞和释放。这样的辅导是基于我深信福音有拯救的大能,坚心信靠主的人必然可以依靠主,得胜我们一切身心灵的软弱。
我一直鼓励她跟主走不要跟着感觉情绪走,情绪可能仍然会起伏,但在情绪低落自卑时,学习紧紧依靠主耶稣,从主得信心盼望。情绪亢奋自大时也要定睛主耶稣,学习主的柔和谦卑,深知我们的所有一切都是主赐的,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借着祷告,求主圣灵来帮助我们,赐力量给我们在各样艰难处境中单单为主活,荣耀主!
四. 这一课对你的启发和收获有哪些?
这一节课再次提醒我,在辅导中一定要顺序渐渐。切忌跨越式的律法主义式的辅导,有时不但不能使辅导对象得着帮助和安慰,反而会对辅导对象造成二次伤害,陷入更深的苦毒中。
我们首先需要跟我们的辅导对象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关系的建立可以透过你关怀的言语,透过你耐心的聆听,透过你对他处境和问题的深入了解,进入他的痛苦中来慢慢建立。且不断祷告求主赐你合乎圣经的智慧的言语,在适当的时机(一定要看时机,时机非常重要),针对他的问题合宜地说出来。也要祷告求主圣灵借着这些言语,做工在辅导对象的身上,耐心等候一颗领受真理的心带出的改变的行动。
这都需要一步步慢慢地进行,不能急躁,辅导员需要时时转向主,依靠主,因为唯有上帝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但我们作为辅导员,也需要谨言慎行。我们要知道,建立一个人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拆毁一个人有时候只需要几句话,甚至一个漫不经心的举动。求主帮助我们紧紧依靠主!
总之,爱和祷告都需要贯彻始终,我们也要牢牢记住,我们是在与圣灵同工,我们需要顺服圣灵的带领,千万不要走在上帝的前面,凭血气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