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人生教育成长励志
【领航培训记5】追问:“名师”的特质有哪些?

【领航培训记5】追问:“名师”的特质有哪些?

作者: 教坛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2:33 被阅读218次

寻访“名校”“名师”,领略“师者”胜境

——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华南师范大学培养基地班第二次集训心得(3)

三、追问:“名师”的特质有哪些?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省级名师工作室组建和运作,主讲都是广东省“三名”(名专家、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工作者:

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原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广东省名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漫谈我的教育信条:与培训学员面对面谈基础教育》的讲座。

吴颖民校长进一步解释道:优秀证明你超越了别人,而卓越则是希望和要求你,做最好的自己。

广州市教育信心中心教研员王同聚(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讲座。

王同聚老师的讲座,仿佛是一场魔术表演,又似一次创客英雄报告会,让人目不暇接,拍案惊奇

珠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袁长林(广东省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学校特色化和袁长林工作室建设》的讲座。

中山市第一中学,倡导雅,从王锡文校长潇洒的行走和报告姿态,也可见一斑

中山市第一中学校长王锡文(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创新学习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思考与实践》的讲座。

袁长林校长名师工作室运作的专题报告,实用性强,思路清晰

中山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华琳(广东省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探索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的讲座。

华琳老师的演讲真挚,真实,真情流露

中山纪念中学特级教师邹倦生(广东省高中思想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分享》的讲座。

邹倦生全天陪伴我们在中山纪念中学的学习,这也是纪念中学参访的难忘“纪念”

深圳市育才中学教科处主任夏献平(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高中生物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名师工作室如何促进成员成长》的讲座。

夏献平的表达,智慧通达,风趣幽默,令人折服。语言中透出依然浓厚的安庆口音,于我,正是浓烈家乡情的蔓延

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院长宾华(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领航工程培训专家)作了题为《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区域行动:深圳市罗湖区全面实施“新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的讲座。

同年大学毕业,宾华,如今已是我的实践导师,感慨差距的同时,也感念幸运:幸好,还没错过跟随高人学习的机会

其间,王建平研究员(博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社会科学版总编辑)和童宏保副研究员(硕导,培训班学术班主任)分别承担了题为《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展》和《价值引领的名师工作室管理与运作》的培训课程。

王建平的论文撰写课,亲切,实在,案例鲜活,值得有发表学术文章需求的教师聆听

深圳市育才中学校长郑春华、副校长刘列、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校长韩冬青也曾给我们作了学校发展情况的专题报告。

童宏保老师,学术班主任,出生怀宁,望江读书,家乡任教,后来从北京再出发,如今工作在花城,每每致辞或分享,黄梅腔的字词叮嘱中,既有严谨的学术味儿,又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

名校和名师,相生又相长,与名校长相映生辉。被我们聆听的,与我们对话的每一位名校长、和名师,都好似一册厚厚的励志大书,温暖而生动,“郁郁乎文”,如孔子所夸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吴颖民是岭南这片大地上基础教育界无人不晓的教育“大伽”,最近又新添了“当代教育名家”美誉。讲座之中,谈古论今,中西关照,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教育情怀的畅想和教育生涯的回忆相互交织,思路清晰,声如洪钟。大概是出于长者的殷切期待,吴校长每次讲课,师德必谈,使命必讲,总是能够引发听者的反思和“热议”。

吴颖民讲座后,有一段关于“师德”探讨的精彩互动。当然,每节课的互动环节,也是本班所有面授课的必备环节

华琳,中山市第一中学物理教师,也是广东省第一批正高级教师,第一批省工作室主持人,如今已是步入退休的年龄,但出于省厅的“挽留”,工作室主持工作依然继续。她的演讲,给人的印象,特别显真诚,质朴又温暖的形象,透出岁月的沧桑和曾经的芳华。算是开宗明义,华老师坚定地认为,“名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而“说真话是名师的特质”。她说,自己任教36年,担任班主任25年,正是中山这座以“博爱”著称于世的南方城市,“收留”了她这位来自江西新余的外乡人。她主张,工作室的活动,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合作教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同行互助为方法,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回忆起工作室草创时的艰难,以及工作室成员一度陷入职业倦怠的纠结,他为此付出的坚守和执着,让我们略感心酸,也促使我们对教师成长路径的反省。讲座中,华老师特别得意地说起今年暑期组团赴林芝支教的往事,各种艰辛和惊险,还有与藏民子弟互动带来的那份永生难忘的感动,也让我们领受到教者的拳拳赤子心,仿佛是青天可鉴。

中山纪念中学的邹倦生,是同样从广东省第一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角色中一路走来的一位思想政治学科特级教师。回首从衡阳来到此地,近三十年教育往事,听来令人动容。接待来访,参观校园,迎来送往,都是亲力而为,诉说起一路起来的辉煌,以及曾经的失落与遗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邹老师一路走来不容易。席间,我曾不太有礼貌地询问邹老师,为什么取了这么一个特别的名字。他坦诚地说,小时家里生活穷,医疗条件差,当地流行给新生儿起“贱名”,以求可以健康地活下来,于是家人就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名字,后来习惯了,名字也就是符号,就没有改名。如今,邹先生已是名师,也格外佩服倦生不倦生。

中山纪念中学的校训,与所有的建筑物一样,端庄,正式,大气,富有意义感和使命价值

深圳市育才中学教科处主任夏献平,来自安徽望江县,是我们安徽人的乡亲,对话中自然平添了一份亲切。他给工作室主持人的定位是“设计、协调、领跑、领唱、保姆”。夏主任指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应当像学生那样听课,帮助成员将自己的闪光点放大”。自豪地和我们介绍,自己的每次活动策划,都采取了任务驱动模式,让成员带着任务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提炼自己思维的“关键词”。他说,“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必须呈现个人风格”,任何的教师都应当清楚,自己的教学“总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才能够不断地获得提升。面对课程改革和教科书的重新编写,课堂必须实现变革,夏老师说,必须促进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将教学设计的思路“从课时转换为单元”,备课中应当体现课程标准和课堂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教学化的处理,强调学习方式与目标的匹配,最终达成教学评的高度一致,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宾华,于我而言,则是神交以久的历史教育界同仁,虽然未曾谋面,早于世纪之交,经由“K12中国中小学教育网”进入历史教育界的网络世界之后,即知宾华老师大名和大致教学业绩,知道是教育科研领域的专家,也是同辈。此番领航班配对,将宾华指定为我的“实践导师”,也算是续上了一段历史教育科研的缘。经过见面攀谈,彼此年龄相当,都是1987年毕业的历史教师行业里的“老兵”,所不同在于,宾华老师一直在南国大地上“行走”,服务处所多有变动,每每写下的都是历史教研的壮丽史诗,成就和影响比我要大许多,也正是我比肩学习的榜样。

从世纪之初的相知,到现在的导师缘,用了一个身份证的时间长度

宾华院长的主题报告,既有理论的高度和严谨,又有现实的支撑和教育的追寻,对于教育同行也不乏启发和联想。他自豪地说起区委对于罗湖区教育的重视:在罗湖推行“教改”,正是继“旧改”、“棚改”和“医改”之后推出的“第四项重大改革”,关乎区域统一协调发展和提升,区委非常重视,为了在罗湖区推行“新素质教育”,区教育院提出“课堂革命”,区委区政府则准备在此蓝本之下,用三的年时间,推出一百项举措,投入一百亿元经费。谈到“新素质教育”,宾华院长提出的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能力”培养,然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最终抵达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培养目标解读,颇合听者心意,引发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为了推进“课堂革命”,罗湖区推出了包括重塑师生关系、重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评价、善用教学媒介、优化教学环境等八大实施路径。

罗湖教科院的门牌,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名称标注的地点,离香港不远,与历史很近

行文至此,脑海之中,忽然地,再次回荡起鲍勃·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荡》中的吟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称为男子汉。”这个世界上,一个教师要经历怎样的历程和历练,具备哪些素质,才有可能成为名师或明师?也许,这是一个学术话题,但也许,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结合本次寻访名校和名师的经历,联系既往的同行接触和阅读经验,不妨议论如下,算作个人的体悟。

一是永葆一颗爱心。眼中有学生,心中装着学生,手上善待学生。这大概是成就一名好教师、乃至于名师的必备前提。没有就没有教育。许多教育问题,通过理性的思想工作、讲道理和说教都解决不了,唯有爱和包容或许可以化解。换言之,理智不能解决的问题,情感可以出场。伯特兰·罗素有一句名言,“人是情感的奴隶”。爱是包容,爱是容错,爱是示弱,爱是慈祥,爱是暖流,爱是无声的感情润滑剂。我们所看到和感受的所有名师风范,无论对旁人多么苛刻,对事业多么认真,对学术多么严谨,无一不对他的学生倾注了爱。

育才中学帮助许多教师出版专著,总结教育思想、学校发展和教学案例

二是具有持续学习的品质并具有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名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学习。学习,意味着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要,也意味着对生命美好的幸福的热爱,更是在奠定事业发展的基础。学习包含着好奇,教师在学习,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会与学生一起用好奇的心、年轻的心态面向整个世界的疑问。一个爱学习的教师会教出一批又一批爱学习的学生。如果说学习是一个过程,那么学习能力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从爱学习到会学习,从什么都学到选择性学习,正是新世纪对于教师的关键性挑战。

三是具有质疑的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不疑处有疑”是胡适做学问的体会,而学术创新和创造能力都是来源于质疑和反向思考。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尽信书,结果就是一个教师在“教教材”。有名师打趣地说,一个博士生如此教下来,不再去学习和怀疑,十年教下来,他也就只有一个中学生的水平。知识越来越窄化,能力越来越弱化,态度越来越僵化,表现却越来越权威化。来自香港的同学说,教师封闭自己久了,社会适应能力自然就下降了,他们不能融入社会,因为他们身处学校这中,做久了“班房的皇帝”。因此,任何的教师做学问,都是从教育和教学中的反思和质疑起家的,这才是留心处处皆学问。什么都奉为圭臬,学术的芳草地,将寸草不生,终将归于无知的沙漠。

每一幅标语,都不仅仅是装点,而是举办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对教育工作者的谆谆教导,而观者的领受,则全凭一心和己念

四是懂得带着感恩之心出发。纵然教坛行走一路,物质财富无多,往往寂寞平凡,但优秀的教师、名师,往往能在平凡的教育坚守之中,寻找到教育的意义感,并将此种意义感与自身的生命价值、职业价值融通一处,把教育事业与个体生命合而为一。有人说,今天去了学校,明天还得去,这是教师职业;今天去了学校,明天不由自主地还想去,这就是教育事业。现代社会已经是高度职业化的社会,“无职业不生存”,一个注定了以教育为职业的人,在教育的行当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光之处,存在价值,他的基于职业的生命过程才是幸福的,也不会错失或错乱。反之,不但会使自己教育工作的周遭平淡无奇,甚至极端者不乏身处教育领域,坠落为教育的反动力,麻烦的制造者。如此,则是教育事业的悲剧,也是教师个人生命的悲剧。懂得感恩,知晓舍得,领悟在社会之中HELP别人,做HELPER才是今生的使命,哪怕不能成就“名师”,至少也是在通向“明师”的道路上了。“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名师”,为“有名之师”,名额可能有限,但是成为“明师”,即使人“明白之师“,则不受名额限制,似如“人人可以为尧舜。”

热爱学习是本班全体学员的最大的共同点,就像这空无一人的会议桌,总是在等待新人,迎接新生事物,分享,碰撞,对话,提升,丰富。教育因学习和分享而生动

是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的特色,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见解。这些风格和特色,帮助一个名师塑造在同行和学生中间的个人魅力,也给予他人期待和欣赏的期待。对教育的理解和见解,基于历史的规律,符合时代的召唤,甚至超前于时代的引领。例如,有的人幽默,有的人严谨,有的人富有激情,有的人身体力行,有的人言传身教俱佳。当然,一个名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表达者,这表达包括语言和肢体语言。而且,一个名师的缺点,往往也优点同样是清晰可见的,因为其优秀,无伤大雅的缺点,往往成为可爱的特点或特质。正是因为不同的名师的风格和特色的丰富性,构成了教育领域一幅靓丽的风景。毕竟,教育的最大成功,也正在于寻找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人,成就不同的人生,追求个性基础上的生命的丰富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航培训记5】追问:“名师”的特质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g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