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千钻公会巢湖文海
自知之明与自屈之量——舒生读《论语》第八十八

自知之明与自屈之量——舒生读《论语》第八十八

作者: 舒文shuwen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06:58 被阅读0次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经常和人打嘴仗,甚至因为争论与同僚拳脚相向。后来他在日记中反省,列出自己的三大错,其中有这么两条: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曾国藩意识到了“多言”的危害,于是不断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最终改掉了这个恶习。所以在后来与左宗棠闹掰了以后,左宗棠经常咒骂曾国藩,甚至还拉拢其他大臣弹劾曾国藩,但是无论左宗棠如何骂。曾国藩都是相逢一笑,只说了一句:“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的大度,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而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国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谁更强些?这里“愈”是胜过的意思。子贡说:我哪能跟颜回比,颜回闻一知十,我最多闻一知二。朱熹注解: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一之对。闻一知十,就是听到一点,就能看清全部,闻一知二是由此及彼,从一方面看到另一方面。胡氏注解:闻一知十,是生知之亚,上知之资。就是仅次于生而知之,因为他还需要“闻一”,一点不学还是不会。闻一知二,是学而知之之才,属于中人以上之资。子贡不仅说自己不如颜回,还说出了为什么,说明他在老师面前是诚恳的。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有争议,主要是“与”字怎么解释,一种是解为“和”,一种解为“赞同”。如此便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我很赞同你的自我评价,你不如他;另一种是:是啊,我和你一样,咱们俩都比不上颜回啊。两种说法从文字上都能讲得通,但后一种解读可能更接近我们对孔子的认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自己承认比不上自己的学生,这本身是一种胸怀格局的体现。如果第一种解读,可能是出于对子贡自知之明的赞赏。这里采用后一种解释。

子贡和子路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出现时的场景也很日常,和孔子相处的更近一些。前面说过子路的性格,成天赳赳然,而子贡能言善辩,在老师面前相对比较放得开,经常跟老师评价别人,“子贡方人”,孔子说“无暇”,意思是我没时间。但孔子在这一节却问子贡,怎么和颜回比。所以这一节也有画面感,仔细想想有些意思。想来孔子对子贡一直在评价别人感到担忧,就问题怎么评价自己,找的参照系是孔子自认为最优秀的学生颜回。而且有人推测,这一段对话应该是在颜回已经去世的时候说的。

这样的比较,意在敲打子贡,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田还没种明白,总关心别人的地里庄稼长的怎么样,是不行的。子贡也明白老师的意思,诚恳地屈居于颜回之下,还分析了自己为什么不如颜回,非常了不起。其实子贡很有能耐,在才干上尤其过人,做官能任事,经商能发财,治世能臣,儒商始祖。而颜回呢,更多的是道德上和学问上的精益求精,穷举陋巷,生活窘迫。孔子也曾感叹,子贡不老实却能挣大钱,颜回忠厚却挣不到钱。

这里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体悟,一个是孔子的教育方式,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过了压什么,始终让自己的学生能平衡健康的发展,不因为子贡事功过人、才能过人就原谅他的德行修为上的不及。这一点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特别注意的,经常对于能干事的人,许以“有个性”,而给予更多的宽容,甚至对那些所谓的“能人”,人品道德上的瑕疵都可以原谅,这其实不是爱才,最终会让人才走向危险。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了,走进监狱的大都是能吏,而他们的问题身边的师长朋友也都看在眼里,要么碍于面子,要么囿于事功。

还有一点就是子贡,既有自知之明,更有自屈之量,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越是看《论语》,越是会发现,道德是对人性的超越。人往往难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点大都带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来看,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却带着墨镜看,所以自己眼中的“我”是个扭曲放大的我,真正能看清自己的人很少,也很了不起。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够自屈,尤其是在事业有成的时候。我们往往没有这种自屈之量,不要说事业有成,就是一事无成,也不愿意屈居人下,不仅不愿意屈居人下,连善意的批评和建议都接受不了。正可谓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不仅叫不醒,他还认为你叫的方式和语调不对。

见谁不服谁,是我们人人都可能有的通病,克服很难。但不把自己看低,就会失去学习的机会,“上善若水”,甘居下流才能博采众长、见贤思齐。谁都不服的人,大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这一点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也很重要,现在经常倡导批判思维,讲究看书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这个容易误导别人,尤其是基础还不够扎实的青少年。如果在打基础的学习阶段,成天带着批判和怀疑去读书,这也不信那也不信,恐怕什么也学不明白。批判和怀疑的学习态度要有,但那是基础打扎实了,走向学科发展的前沿的时候,通过批判和怀疑去创新。

屈居人下,不仅是对于上位者的信服,作为领导对下属,如果也能做到屈居下属之下,那就更加了不起了。所谓用师者王,用友者霸。把自己的下属当老师,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力,自己搭建平台,请下属唱戏,虚心做好引导和服务的工作,恐怕对团队建设十分有利。经常听说“木桶原理”,所谓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木桶的容量。但在团队发展中,作为领导者要发现并用好每个小木桶的最长的那块板,把这些最长的板组合在一起,重新形成一个叫做团队的大木桶,这样每个小木桶最长的那块板就能起作用了。让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优长,然后把力量汇聚到一起,这便是用师者王的逻辑。

还有一点就是孔子的最后说的: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很温暖,为什么呢?作为老师,他是了解子贡和颜回的。对于颜回,他多次毫不犹豫给予了“好学”“仁”等极高评价,所以孔子说自己不如颜回,也不全是谦虚,更多是坦诚,他自感自己不如颜回那么纯净。但接着子贡的话说,那是因为他知道子贡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便把自己与颜回的对比说出来,宽慰子贡的心。这样的语言一下子就化解了子贡内心的那点不舒服,既很温暖,也是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知之明与自屈之量——舒生读《论语》第八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yu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