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现代社会中,经常有人感叹“文学已死”,还有学者研究“文学已亡”这样的选题。
据2019年《京东大数研究院》,文学散文销售占据榜首,小说也畅销不衰。
而且《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网络文学有着4.2亿的网民总数。
这不禁深思,“文学已死”指的是什么?怎么看待“文学已死”?
02
我咨询了不少人
@火星使者:文学不会死亡,而是影视商业化严重,严肃文学越来越少,年轻作家的创作力不如上一代。想下现在的社会,创作厚重长篇已经不合时宜了,这是一个快餐式时代!那些年代的作家基本在书中获取营养,这个年代都在看电视,玩手机,想想严肃文学创作有多难!
@Gimrui:之前有人说摇滚已死,至今摇滚还在存在。之前有人说诗歌已死,至今还有人在写。只是大家很难熬过一段时光,去创作有价值的东西。因为难,所以经常有人说这些东西没了,可是,我们依旧在期待着!
@爱哭男孩:总有人在文学的道路上,只是它在变化,有了新的形势。它不会死亡,它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只要有人还在运用语言,它就还会存在。
@你还好吗?:文学死了吗?或许只是在中国有低落的迹象。
@min:我不懂文学,但是我都知道它不会死亡,只是越来越少。
@AJiang:“文学已死”说的是高质量的产品越来越少,并不是说它没有。不少的作家都说过这样的话,他们在追随着以前时代的作品,没有关注现在的作品。我想,我们的下一代会觉得这一代的网络文学很好,这是正常现象。
03
“严肃文学越来越少”
这是出现最多的说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觉得“严肃文学”越来越少,“严肃文学”真的越来越少吗?
@你还好吗?:如果你有看《花城》《十月》《收获》《当代》你就会觉得还是有蛮多严肃文学的。
@木木in:严肃文学要说上一代,他们经历了历史的见证,写出的东西具有一定的意义。如今,对知识有更多的选择,我们面对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文字表达更趋向于通俗化,这也是严肃文学稀缺的原因之一。
@马菲feifei:文字媒介的改变使得文学的形式在转型,数字化出版是现在的一个主流方向,在网络上出版小说,要比传统方便。这也使作者在求量,而不在求精,还有一个原因,消耗大量时间写一部严肃文学,收益并不能成正比。现在出版社的书也越来越难卖,都在用微信读书等
@周嗲包:我觉得就是很少人读书,现在读的都是有用的书,像我在学校一般都要写作业,很难抽时间去读文学,更别说严肃文学了。
如果你有观点,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蛋壳烧书。
期待与你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