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生存,离不开“吃”。——这是无需证明的常识。
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中,“吃”的内容有所不同。比如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吃”的东西就可能丰富一些;在物产丰富的地方,“吃”的水平可能就会高一些。——这也是无需赘言的常理。
如果把“吃”放在特定年代来看,比如在灾荒年,遇到几年大旱,几年水灾,那可就麻烦了。人们吃野生植物,吃树皮,直至吃泥土,都不为过(建国后的灾荒年里很多人都体会过)。更有甚者,山穷水尽了,吃人肉充饥,也是有史可查的。吃人肉毕竟有些难堪,它暴露了人的狰狞的一面,也就有了“易子而食”的稍微委婉的做法。这种时候人们羡慕的富豪之家,他们可以衣食无忧,最让人神往的当然是皇帝的生活。在皇宫里吃的数都数不过来、让人眼花缭乱的山珍海味。——除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吃的内容广阔无边,这大概也应是人们羡慕皇帝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羡慕皇帝只能想想而已。过去的许多年代,一般百姓,能填饱肚子就已经感觉“皇恩浩荡”了,哪还敢有别的奢望呢!——何况,更多的时候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能熬出来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非分的奢望?多少年过去了,社会进步了,条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思想也随之改变了。
有了鸡鸭鱼肉,还要鱼翅海参;有了大酒店,还要皇宫餐;有了牛奶羊奶,还要新鲜人奶(我可不是说的婴儿)。张开那饥饿千年的大口,吃青蛙,不眨眼!吃蛇肉,不眨眼!吃婴儿肉,还是不眨眼!——那可是一种世上最勇敢的吃相,不是有句俗语吗?“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什么都能吃!”真是到了“张开一张饕餮口,发誓吃尽天下肉”的境界!
2003年,这张来者不拒的巨口被果子狸这种动物给治了一下,动作稍微收敛。可是不久又死灰复燃,大吃特吃,吃出中国,吃出世界,“饮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近,动物们大概又有些不满,将“冠状病毒”赠送给了“好吃”的人们,又由“吃货”们转赠给了其他人。——这可真是“吃”出了声威,“吃”出了影响力。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吃货们”有什么不能吃的了。蝗虫厉害吧,一来一大片,照吃!毒蝎厉害吧,我比毒蝎还毒蝎!——我估计,要是有一天医学家说石头吃了有助于健康的话,国人会毫不犹豫地拿来咀嚼一番的。有人说中国人创造力不如欧美国家的人,我就不这么看。至少,我们在吃的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所作出的贡献,比西方人强多了。看看他们,都多少个世纪了,还是那么单调的牛排羊排,面包牛奶,蛋糕咖啡,这么单调的吃法哪能和我们比呢!
人们是在弥补历史遗传的饥饿。
不过,有人好象说过:非正常的“吃”的观念,显现的是一种占有欲;是一种死亡恐惧的心态。
我没有对这话细作分析。
我只想说:为这个饥饿感最强的民族,为这个最能“吃”的民族,我真的感到自豪!——非常的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