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390年),字子年,东晋安阳郡安阳县(今秦安古城乡腊家城)人。王嘉是一名方士,也是文学作者,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先驱。
王嘉初隐居于东阳谷(今秦安古城、兴丰一带),有徒数百人。他"能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因之引起当时王候公卿的注意,请他出山为官,但都遭到婉拒。
后赵石虎末年(公元348年),王嘉到长安隐于终南山,后又隐于倒兽山(陕西临潼新丰镇南)。苻坚多次请他出山为官,他被逼无奈,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冬入长安,居于宫中外殿。苻坚及公侯到王嘉处经常询问政事,待他甚恭。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姚苌入主长安,建后秦。他仿效苻坚,厚得王嘉,遇疑难事总要征求王嘉见解。当时姚苌和苻登军事上相持,姚苌欲知战事结果,问王嘉:"吾得杀苻登定天下否?"王嘉答:"略得之"。姚苌怒斥:"得当云得,何略之有?"盛怒之下杀了王嘉。姚苌死后他儿子姚兴(字子略),打败并杀了苻登。姚苌未解王嘉之语,屈杀了王嘉。
王嘉的要作品有《牵三歌谶》和志怪小说《拾遗记》。《拾遗记》原书19卷220篇,由于战乱轶失。南朝梁代的萧绮缀拾成文,合为一部,改为10卷,今行于世。前9卷记自上古传说中的伏羲、神农至东晋的神话传说、历史轶闻;末卷记昆仑、蓬莱等九座仙山灵境的神话传说。《拾遗记》虽不是当时最好的作品,但一些故事情节、人物描写都较为完整,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其"文笔颇靡丽,而事实皆诞漫无实"。《拾遗记》对研究我国神话传说,小说的萌芽和初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王嘉堪称中国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
2017.9.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