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八岁的小杨晚上放学先是回家了一趟,接着他妈让他到棋牌室问他爹要钱买米。他顺着土路一溜烟跑到了小王家,这是他发小好兄弟好哥们儿。他们先是玩了一会儿弹珠,又玩了一会儿木剑,终于小杨又想起来了他妈交代的事儿。小杨站了起来,昂着头跟个大人似的对小王说:
“我不玩了,我得去拿钱买米。”
小杨再顺着尘土掺杂石块的路,到了村棋牌室,爬上楼梯推开门,一眼就看见了他爹。到他爹旁边,小杨小声说明了缘由。被他爹反问到:
“拿钱买米?家里又没钱了?!花的真他妈快,”扭头又催促到其他牌友,“快出,快出。”
小杨不出声又站了一会儿。
“给给给,”他爹烦闷地说,“拿着钱快滚。”
小杨一路往回跑去,途径小王家门口,看见他还在玩木剑。肚子的咕咕叫打消了他想要过去的冲动。
“真他娘晦气,不玩了不玩了。”
连着放炮了五次的小杨爹从棋牌室往家走。拐弯处暗处凸出的一块石头拌了他一脚,小杨爹踉踉跄跄地扑到了地上。小杨和他妈在屋里看电视,小杨他爹一脚踢开了门。
小杨他爹一个人在厨房吃着饭,突然把碗往推一边,吼叫到:“什么烂菜?钱都花到狗身上了,一点好吃的饭都没有吗?”没有解气的他,开始叫唤小杨他妈。他妈先是放大了电视声音,再从屋里走到厨房。接着是噼里啪啦的声音,虽然电视声音很大,小杨还是听到了。
第二天吃罢中午饭小杨去上学、小杨爹去棋牌室后,小杨他妈到小王家里找小王妈宋氏。她们算是好姐妹,也曾经因为超生躲避时在小王家红薯窑里待过半个月。可惜的是后来小杨的妹妹夭折了。
小杨妈先是卷起来裤腿,接着卷起来袖筒,然后翻起来了头发,在小王妈看起来没什么同,都是青红交加透着血迹。
小杨妈的述说没有引起小王妈的同情,小王妈在想她去世的丈夫,五个月前才去世的丈夫。临走前的最后一句话,倒是让她的头偏向了小杨妈。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明天看不着我不用管,不是死了就是逃了。”
放学小杨先窜到小王家打宝去了,饿得受不了才往家走。“妈”“妈”连着叫了好几声也没人应答,就自己一个人到厨房拿了半截萝卜,看电视去了。
小杨他爹到家时候,看到小杨正往煤气灶上空锅里加水,说你妈呢,他摇头。他爹让他去小王家看看,小杨说他才从那里回来。“你这懒狗!我再去!”他爹就出门了。
小杨他爹听了小王妈的话半信半疑,又在村里东奔西俩小时才信了。还是村东头村口的刘老汉说,下午晌时看见他媳妇背着小包出村了。
“我妈呢?”小杨问他爹,他爹说死了。小杨就哭,哭的浑身打颤把热水壶也打翻了,热水溅了他爹一身。他爹上去就是一脚,疼得小杨一口气哭不出来脸都憋紫了。他爹吓得不轻,抱着小杨到村卫生室李三才这儿,好不容易是哭出来了,不过李三才说:
“娃这腿怕是落下残疾了,快去县城,我这治不了。送县城的话卫生室这车得收钱。”
县医院让交2000块,小杨他爹翻了半天才只有1300,就去求大夫。大夫说,不动手术便宜,就光打石膏,不过娃的腿后半辈子就得跛着走。他爹给他两个哥打电话借钱,没借到,小杨后来就成了拐子杨。
小杨他妈走后,确定了不是回娘家,他爹也就没脸给岳父岳母说。小杨他妈前脚走,小王家邻居方有才媳妇也跑了。
有才媳妇快四十了,最小的孩子才只有6岁。原先为了生一个男娃娃,有才可是没少动歪脑筋,什么枕头底下放纸人、问请仙姑都做了,好赖是第四胎生了儿子,不过他媳妇的身体却落下病根。有才媳妇性子刚烈,有才脾气火爆,这两口子算是针尖对麦芒杠上了。第四胎生完后一年了,有才媳妇还是不能下地干活,有才逢人就说:
“真是个养了一群祖宗,就我是孙子。四个孩子吃我、爹娘需要我,就连我媳妇也不能帮我。”
一说二说他媳妇就躁了,两口子在家吵架摔碗的街坊邻居也就习惯了。有才他妈好几次来家里,先不说儿媳妇辛苦了,上来就言语家里又脏又乱、娃的衣服没洗、家里粮食发霉了,有才媳妇就操了说:“看不下去你就滚!”
也是有才恰好回来听到这话,给了他媳妇两巴掌。有才媳妇不干了要寻死觅活的,要去拿镰刀。有才和他娘怕了,又拉又劝的,这才熬到了晚上。
有才和他娘怕呀,怎么不怕,这家子人说到做到,真敢为一句话上吊一巴掌喝农药。
有才媳妇他大哥铁运有两个儿子,为了争着玩一把塑料枪打了起来,大儿子对着小儿子腿肚子狠狠踢了一脚,小儿子当时就到厨房拿了菜刀,被铁运拦了下来。谁承想,当晚吃完饭小儿子就喝了半瓶农药,送医院抢救了两天还是死了。
天一亮,有才家里都找遍了看不着他媳妇,一阵怕以后才想起来报警,警察说:失踪人口立案得24小时呢,你先找找。有才刚打了一个电话就找到了,媳妇回娘家了。还好,人还在。
有才儿子问有才:”我妈呢?”
有才就说:“乖儿子,你一天不问你妈我就一天给你一块,咋样?”
他儿子就说:“那咱晌午吃啥?”
王村还算是个大村,有一个自己的小学,前后两个村的小孩子都过来念书。
校长卢老师兢兢业业,年级卢老师埋头苦干。这天卢老师给五年级布置作文作业,题目是我的爸爸妈妈。这不稀奇,估计全中国人民上小学时都写过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长大要做什么、周记去逛图书馆等语文课作文。
小杨,大名杨智亮写:我家在王村三组,我爸我妈是娃娃亲。我爸在家一直说媳妇就得打,我妈最近也不知道去哪了……
小王,大名王希来写:我妈对我好我知道,我奶对我不好我姥爷家对我也不好,因为我爸。他们都说我爸把我妈拐跑的,我爸去世了他们也一点不帮我们家……
有才三女儿,方玉玲写:我爸对我弟特别好,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爸就是我婆说的重男轻女。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不过他们第二天还能一起说话,有时候吵完架我妈会回我姥姥家……
有才媳妇过了半个月才回来,倒不是有才去接了,是爹妈觉得得回去照顾孩子了,和有才置气赔了孩子不值当。当然也有大哥媳妇不愿意,说都嫁人了还赖在娘家干啥呢?吃白饭吃上瘾了这是。
进王村有且仅有两条路,一条是去镇里的路,一条是隔壁镇到王村的路。隔壁镇到王村的路凶险,需要先俯冲一段路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有才媳妇就是趁着别人家的车从凶险的路上回家。车是隔壁村的有才远房表亲,舅姥爷舅姥姥,开车的是他俩的孙子。
最先发现出车祸的还是刘老汉,坐在大柳树底下卷旱烟呢,轰隆一声吓得烟叶都撒了一地。
表亲的孙子到底是年轻,从十几米高掉下来的,土堆垫了一下人只是骨折,俩老人直接撒手走了。有才媳妇的情况就凶险了,医生都不敢保证能不能救回来,就是救回来了人咋样还不好说。
小王妈准备再嫁人了,不为别的就为了50块。小王升六年级时候到了隔壁大村,免费住宿但是要每月50块伙食费。
小王妈一个人收拾庄稼把持家里两年了,女人家的到底是吃力,他爹可是一点也不管。小王爷死得早,小杨奶老得就剩一把骨头还不管事。爹娘都不管了那可真就是没人管了。
有一次玉米地都掰好了装袋了,没车拉回去,他爹开着三轮车从她旁边过去了愣是一句话没说。
小王家陈麦卖的卖了吃的吃完了,新麦还没接上茬,愣是差这50块伙食费,借了一圈都借到,他姥爷也不借。
村里的喜欢张罗媒事的人刚好认识一个离异的,就来问小王妈有什么要求?小王妈就说,没啥要求,不嫌弃带个孩子就行。没经过挑选没仔细考虑,小王妈就到了隔壁镇的这户人家。
这户人家姓李,小杨也就成了小李。大李对小李说:
“咱这个村也有小学,还有六年级不用住宿。另外一天我再给你一块,你想买啥买啥。”
结果是给了一个月,这个习惯就没了。
小杨不用功,还老说他脑子不行让别人别管他了。别人不信,他爹倒是信了,就不让小杨去学,成了村里的名副其实的二流子。
孩子们放暑假时候西瓜也就快熟了,村里开超市的老张家在靠近河边的地里种了三亩西瓜。可引起了小屁孩的坏心思,为首的是村里五年级毕业的三个小孩。
三个小孩和小杨分工好了,只由小杨在土坡这边等着接应。三小孩抱着瓜都来了,小杨的跛腿没接住西瓜摔得稀碎。那老张家找上门来时候,小杨他爹就说:
“他傻子一个你和他计较?要不你带走随便你怎么办都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