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雨

据说酸奶的普及,要从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说起。他在研究中发现,保加利亚人平均寿命特别长,认为这与当地长期大量饮用酸奶有关。
他找到了酸奶产生的原因——乳酸菌,并提出:长期喝酸奶能活到150岁。随着他的推广,酸奶很快传遍欧洲。
可是,梅契尼科夫只活了71岁。他去世后,科学家重新调查,发现保加利亚的人不是很长寿,也没有长寿村。
尽管酸奶热潮随"长寿"的谣言褪去,但喝酸奶却普及到了全球。因为酸奶确实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对身体有益。
我们常看到的广告语: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润肠通便,美容养颜,防癌抗癌,降血脂,防辐射!
办公室白领每天上班坐在电脑前,倍受电磁辐射的困扰,如果每天喝一瓶酸奶,就能防辐射。谁不动心呢?
于是,我们财务室的仙女们采取了行动,统一按月订酸奶,每人每天一瓶。
每天早上10点前,送奶小哥把当天的酸奶放冰箱,取走前一天的空奶瓶,如此循环往复。
喝酸奶成了公司的一道风景。每天午饭后,7位仙女走进茶水间,从冰箱拿出瓶装酸奶;当吸管插入瓶口后,呲溜呲溜的声音就此起彼伏。
茶水间有免费的广告杂志,有男士们专注地翻看着,听到这呲溜声,不禁皱起眉头,横视仙女们。可是,仙女们却沉浸在美味的享受中,没有丝毫在意,反而吸的更起劲了。
看杂志的男士们,谁也不愿开口得罪仙女们,因为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呀!费用报销、奖金发放哪个不经过仙女们的手?惹不起躲得起吧,于是默默退出了茶水间。
看他们走了,仙女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来,一阵咯咯咯狂笑后,扔掉吸管,放回空瓶。轻松自在地回到座位,打开电脑继续枯燥地码财务数据。
仿佛只有呲溜呲溜时,才是一天最放松的时刻,于是仙女们很珍惜,每天都充分地享受。
终于有人忍不住说话了。
一位资深经理,他在茶水间担心地说," 仙女们,听说酸奶出问题了,你们要小心哟。"
看着仙女们迷茫的神情,他神秘地说,先给你们普及酸奶的发酵工艺吧。
先把酸奶发酵罐消毒,再投入原料纯牛奶和发酵菌种,进行厌氧发酵制成酸奶,这样发酵出原味的酸奶。但其口感和外形不尽如人意,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必须经过后续再加工。
再加工过程涉及到增稠剂、添加剂等等,比如,粘稠度高的酸奶其实加入了一种添加剂:明胶。
但工业明胶比食用明胶的成本低很多,为了利润你会用成本高的还是低的?这个你们比我懂,我就不多说了。不过,据说工业明胶的原料是废旧皮鞋咯。
"谣言!" 某仙女大喊一声。
仙女们,这涉及食品安全的事,谁敢造谣?你们到网上搜去。我可是善意提醒啊!
一阵呲溜声后,仙女们七嘴八舌发言了。
食品安全的事政府会管理的。
谣言说餐厅用地沟油,我们停止去餐厅吃饭了吗?
谣言说咖啡致癌,我们停止喝咖啡了吗?
人终究会死的,难道我们就不活了?
……
最后的结局是,某资深人士也订了酸奶。大家彼此默契,喝酸奶时尽量放低声,或者分开时间,或者无关人员主动避开。
谣言每天有,享受酸奶美味也在继续。
网友评论
本来是买酸奶,担心添加剂,自己做。
逐渐的,安全些的牛奶也不好找了。
我也不适合喝酸奶。
于是放弃了。
个人感觉,正宗的老酸奶还是新疆,西藏,内蒙这些地方的正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