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道德经第40章 道家的特性

道德经第40章 道家的特性

作者: 方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0:54 被阅读4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解读:上士,是有志的人,听到道以后,就努力不懈的去践行,中士,是境界普通的人,由于实践不足,认道不清,听到道后半信半疑,觉得道是若有若无。下士,是俗陋的人,实践浅薄,根本不晓得道为何物?听见合于道的话,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以为荒诞不经,如果不能让俗陋的人大笑的话,那道就不是高深的,也算不上是真道呢?

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有这样的话,从表面上来看,光明的大道反而看起来好像很昏暗,在大道上进步,反而像是往后退,平坦的大道,看上去,却反而像不平一样。真正崇尚道德的人就像山谷一样,品行高洁反似蒙垢受辱,广大的德行,好像是不足够的样子,坚定的品质在常人看来好像是经常在变,但本质是不会变的。

特别大的物体,从我们视角看,只了解一部分,大人才是需要经过长久的历练才能形成。真正大的天籁之声是没有声音的,特别大的景色是看不见的;道特别广大,是没有名字的。只有这个道才是这个世界开始的源头,并且形成了这个世界。

老子从自然界的现象,来告诉我们,要扩大自己的视角和境界,如果从我们渺小的角度看事物,很可能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片面。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40章 道家的特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 第五章 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四、国学 道家思想 简介

    道家思想主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其中又以老子的《道德经》开道家先河,因此这节我们主要讨论《道德经》的内容。需要说明...

  • 《易经》之观水有感:做人要学会淡定

    今天听曾仕强老师讲《易经》,讲到了水,应该是出于《道德经》,水的特性是水利万物而不争。原文是,《道德经》第...

  • 道家的梦

    理论来于实践。道德经是道家理论,来自于道家实践。道家有什么实践道家实践主要是“捉鬼”与“练丹”,捉鬼都知道,就是,...

  • 《雪漠智慧课程》读书笔记:见大道

    阅读内容:《雪漠智慧课程》第241-265页 【道家智慧为升华之基。】 【道者升华界,老子做基石。妙用《道德经》,...

  • 道家哲学——老子:道不可道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道家的代表作《道德经》。《道德经》的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说出...

  • 道德经是什么经

    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写的一篇说理文。是道家的理论学说。它的文章题目叫道德经,所以,她的内容就是解说道与德,内...

  • 典籍-2023-02-1

    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所谓孔孟之道。道家经典:《老子》(亦即《道德经》,目前有传言先传世的道德经...

  • 2018-07-31

    读《道德经》而知人之气节 培训主题: 一、《道德经》成书的故事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其书 3.道家的发展 ...

  • 2018-07-31

    读《道德经》而知人之气节 培训主题: 一、《道德经》成书的故事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其书 3.道家的发展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40章 道家的特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q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