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说话

作者: 托尔驴心灵 | 来源:发表于2021-08-25 18:17 被阅读0次

文字在说话,因而吐露的是作者的心意。

所谓观其文识其人,仔细品鉴文字的下笔之时、润色之点、点睛之处,无疑对笔者的性情及心性会有一番大致的了解。就这一点来讲,实为阅读所能带来的一大乐趣。

倘若稍加留意,我们应当不难发现,经历过漫长岁月之人,外形虽然日趋枯槁,内里却是日渐圆融,笔下流淌出的是优雅从容、宠辱不惊。平实的字里行间,潜词造句往往看似不拘一格,实则内敛而深刻,并且在平凡中见真章---其中蕴蓄着无尽的回味悠长与生命智慧。

而未经世事,宛如赤子之人,文体则是自有其滋味,或干净纯粹、或清新脱俗、亦或自由不羁。细细咀嚼其行文之际,大约可以窥探到存在于文章内芯,却难以被准确描述出的一种韵味。

此外,品性高洁、沉静、通透之人,于千锤百炼中映照出了生命的鲜活。所呈现出的文字看似单调,但却绝不单纯。

由于单纯中潜藏了复杂,故单纯并非单调,恰恰相反地,它是将生命的多样性内化之后所显现的唯一真实。并且,隐于行文背后的内涵和气质,跟随着文字之美进入更深的内里,成就了一篇文章‘’气韵‘’的瑰丽,令人读罢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概括来讲,文字在水平方向联结着读者与作者的内在,纵深却是牵引着时空的过去与未来。

随着作者一起兴致盎然,伴着作者一同悲戚的同时,读者也算看尽了似水流年、斗转星移的世事,以及饱含沧桑的人情精微。而最终,从文字和文体的气息中,他们的生命就此也得以净化,重获了新生,成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升级。

如此一来,文字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仿佛开启了另一个空间的大门,令读者有机会亲临想象、记忆或写实的情境,领略一番状似鲜活生动的风情。

尽管文字可以写得异常优美,但相应地,它也可能尽显粗鄙,甚至丑陋。这一点端赖使用之人的心性和心情。

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场景由不同心境之人用不同文字表述出来,经常会引发读者完全相异的体验和感受。或许,这也算是文字功底的一个组成部分吧。

这样说来,貌似心灵美才是呈现文字美感的基石。然而,内在修养的形式非一日之功,需要时时、日日地留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方能有意识地纠偏改正性格中的缺憾,从而散发出由内而外的自然美感来。

既而,人再将此美感延续至文字上面,使其承行于世,流转到与之相应的读者跟前,引发其共鸣或共情。就像在湖面上泛起的涟漪,由中心向外围层层扩散开去,范围越来越广。文字也是如此延续了它自己的生命力。

想必人都知道,有益的文字从不曾因为时空的转换而丧失其魅力,反而会经由岁月的沉淀,持续焕发出深湛的智慧与吸引力,影响,甚至引领着世世代代的思想潮流与社会风尚,始终散发着活力。

总而言之,文字不仅诉说着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交织,同时也流淌着生活的趣味与失意。不论是智慧之言,还是市井俚语,无一例外地,所有文字都在向世界表达着思想的波动,以及内心深处不断涌动的情意。

文字始终在说话,说给懂它的人听。

相关文章

  • 用文字说话

    你的心情 无奈到不想用语言表达 但又不想 让心情这么低落 用文字说话 一张一张又一张 不论用了多少张 一直到心情好...

  • 用文字说话

    纪念简书的第一天。

  • 文字在说话

    文字在说话,因而吐露的是作者的心意。 所谓观其文识其人,仔细品鉴文字的下笔之时、润色之点、点睛之处,无疑对笔者的性...

  • 说话即文字

    昨天早上发文之后,有个老同事突然联系我说给看乐了:怎么“多动手少逼逼”这个口头禅也能写进去? 看到这句话,眼前就突...

  • 同文字说话

    屈指算来我搬到这个小镇上居住已经三个年头多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人的生命进程中这并不是短暂的时光,它足以干许...

  • 会说话的文字

    起床 起床 起一一床一一了! 长呼大叫 烦 烦 揉揉惺松的睡眼 眯缝着瞧 谁呀? 谁呀? 室内空无一人 书香满地……

  • 如果文字会说话

    停留在纸上的笔尖,是显得那么孤独,没有人可以陪它,好寂寞。 笔创造了文字,如果笔停歇,文字便没有了生命与活力。 文...

  • 会说话的文字

    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音符,几个字,或更多字连起来,就是一篇乐章。或美妙动人,或柔婉凄怨。或高亢雄壮,或低吟缠绵。 每一...

  • 如果文字会说话

    那该说啥,哎,睡觉吧。有些话,终究不敢说出口的。放在心里想想得了。

  • 你知道的写作技巧没有成就你的写作之路,那是因为你缺少这三点

    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一书中说:“写作不应该看做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 写作就像说话?说话容易,可要把说的话用文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字在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aw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