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由此可见,读书对人产生的深刻影响。阅读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以说,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首先,应精选阅读内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这样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会让学生在阅读过后复述故事内容,这样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后及时给学生一些表扬,这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比如,指导学生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我利用学生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些动物足迹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猜猜“这是谁的脚印,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惊弓之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运用丰富的想象,说出画中的人在干什么,接着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给予引导,再读课文。让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读书时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开始训练时,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课文最后只讲到南郭先生溜走了,却没有说他后来怎么样,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南郭先生后来有没有学会吹竽?学生通过想象,既练习了说话,又懂得了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注重积累和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积累是一个关键环节。
落实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搜集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宽阅读渠道,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等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在学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就是要指导学生好好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美丽的集邮册》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还让到名胜游览过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向往之情。
学习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想象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品味,促进了语言的积累,从语感培养的角度来看,也训练了学生扩展语言的能力,增加了对语言的感悟。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用心去体验生活,从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