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林崇德先生曾说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相关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础教育要加强“双基”教学,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设计为三个维度,现在提出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崔允漷教授曾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诠释: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不言而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那么,结合周三晚听李宝敏教授带给我们的《核心素养视点下的学生发展与教学》的讲座,以及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个人之见:
一、兴趣引领,丰富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记得一位名人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巧妙设计预习作业,收集相关的内容。
学生天生充满好奇心,因此,简单重复的抄写,学生厌烦至极,而对那些开放性的作业更感兴趣。如:学习五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珍惜时间这一主题时,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古诗、名人名言等,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的样子,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后我趁热打铁,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展开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班队会。学生们兴致盎然,用唱歌、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和传统的积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利用竞赛,促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争强好胜是儿童的一项心理特点,根据心理实际证明,一组有竞争意识的学生,要明显地高于另一组无竞争意识的学生。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向上的进取心。因此,教学中我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智力竞赛活动。如:词语积累、朗读、演讲、习作等多种多样的竞赛,看谁的积分最多,给予鼓励。这样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
3、学生走进课文,拉近文本距离。
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朗读体验的方法,并运用多媒体,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没有经历过那残忍的地震考验,所以那种地震中生离死别,对当今小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历史背景又与他们有距离感。如果只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教师作一些分析讲解,学生是无从感受到那种生离死别、依依不舍的。因此,我结合课文内容,有机地运用课件来播放一些有关的图片和录像。我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截取下来地震的录像片段,通过录像调动起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观感受,使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地震带来的灾难多么可怕、多么残忍,同时感受到父亲以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不懈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为了调动学生情感,指导学生们重点朗读父与子之间的三次对话,在一个坚强、坚定、坚韧的父亲形象中,我们读出了父爱就是庄严的承诺、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行动。这样的解读,把父爱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了,于学生来说,父爱就成了可触摸能感知的爱了。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积累,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还不够,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1、诵文本经典,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篇目,都是一线教师和知名专家筛选甄别的,特别是那些经典名篇,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佳作。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如教学《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老师在优美的配乐诵读中,学生入境入情,通过燕子来去、草木荣枯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引发出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老师诵读后,学生再次诵读这些清隽洗练、表达生动的文字,从中体味,使语感得到升华,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走进文中人物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课文的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诵经典诗词,背名篇佳句。
叶老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让诵读成为习惯,学生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使学生在生活中时时渗透语感教学,形成积极的语言感悟能力。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自由背诵一首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学生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涉及历代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木兰诗》、《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长篇巨制部分同学能出口能诵。《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等也出现部分同学的背诵篇目里。
3、读名人名著,写读书笔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自己喜欢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万事开始难,起初学生们不太喜欢这类事,只有几个爱读书的学生响应,对于读书的学生,我课前表扬,课后参与,数年来,学生们看老师如此热衷,渐渐地已经把读书和写读书笔记默认一种习惯,而不再是当成负担。如今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等数十部中外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体会到: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