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搜集清朝乾隆年间书法家金粟山人张燕昌的资料。期间屡次发现故乡法喜寺史料,而其内容也是前所未闻的。
宋元之际,海盐寺庙名刹林立,藏经卷帙汗牛充栋。有些寺庙印藏经的纸就是寺内自己请工匠所造,如《金粟山藏经》、《法喜寺藏经》。
《宋代写本藏经考略》说:法喜寺与金粟寺同位于海盐县,该寺在县城西南三十里,从地理位置来看,与金粟寺很近,相距不过五里。法喜寺在宋代熙宁年间也曾写造过一部藏经。
方志和石刻史料中记载的《法喜寺藏经》相关的资料甚少,《海盐县图经》引徐绍增《法喜寺重请藏经碑记》云:“子顾子建阁法喜禅寺,请大藏教典六千四百余卷庋之……本寺旧有藏经,吾不忍其毁废而终泯耳。”徐绍增所说的本寺所藏“旧有藏经”,极有可能是宋代的写本藏经。
《法喜寺藏经》,流传绝少。现存仅有一卷,为宋熙宁十年(1077)写海盐县法喜寺转轮大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八十九,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该卷卷首题“秀州海盐县法喜寺转轮大藏”,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印,尾题“大宋熙宁十年(1077)岁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六日起首,勾当写造大藏赐紫沙门思恭志”。
此卷还有张燕昌“燕昌飱霞馆”藏书印,原应为张燕昌所藏。至于何时由乾隆收藏,应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之后。
因为就在那一年,张燕昌创作《鸳鸯湖棹歌》,其四三首正文写道:“写山若水富云烟,慧业文人旧有缘。卷轴缥缃皆锦秀,题籤金粟藏经笺。”
注释中说,“海盐金粟山藏经数千卷,好事者剥取背纸以供名人书画,名曰“金粟笺”。近日,钱阁学箨石、梁太史山舟、陆山人贯夫、孔孝廉信夫鉴赏其书法,吾乡收藏家亦渐知宝贵矣。又海盐法喜寺亦有藏经纸,与书皆同。金粟,余向得大般若经一卷,前後有空素。”说明这时,此卷还是由张燕昌收藏。
至于被乾隆收藏的原因,可能祸自显摆。《中国造纸史》言,“在张燕昌发表《金粟山笺说》后,此种纸名声大振,并贡入内府。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有意访求,收罗了民间收藏的不少金粟笺。他还用揭下的纸御书《波罗蜜心经》。”
法喜寺所藏大藏经用纸也与金粟藏经纸相似,每纸印有小红印,文为‘法喜大藏’。纸高1.7尺、长3.3尺。这些纸在明代从寺内流出后,便为世人看重,竞相购求,常用作书画引首。如陆机《平复帖》、文征明(公元1470—1559年)《漪兰室图》卷轴均以宋金粟笺为引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