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简友广场读书
尧舜禅让:第一次权力的交接真相如何

尧舜禅让:第一次权力的交接真相如何

作者: 此去南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11:43 被阅读0次

一说起唐尧虞舜,人们往往会想起他们的相继禅让,所以给中国的远古历史增添了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人们总觉得这是个“垂拱而治,天下清明”的时代。尤其是经过后代学者的加工润色,唐尧、虞舜的举闲禅让美谈一直盛传不衰。

据说,尧16岁就显示出了治理天下的努力,被族人推选为领袖。直到86岁那年,已经年迈体衰,便聚集族人,让他们推荐贤能的“接班人”。于是,大家就推举了品德兼备的舜。尧为了对舜加以考察,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他。因为虞舜是重瞳的人(也即是眼睛有两个瞳仁)。人们都觉得他长相怪异。其父亲与后母都对他极度不好,甚至合谋,想要害死舜。他们几次暗算舜,都被舜识破。但是舜非但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对父母更加恭敬,对同父异母的弟弟更加关心。于是,他用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尧的信任,尧便将治理天下的权利交接给了他,自己则隐退一旁养老。八年后,尧去世,舜正式做了帝王。

这就是一般史书上记载的“尧舜禅让”的故事,人们称这种做法为“举贤说”。

但是尧舜这种相继禅让被誉为美谈的行为却一直为部分人所质疑。

最早提出质疑的便是荀子。荀子在《荀子 正论》一书中说道:“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而同时代的发家代表人物韩非,非但不承认尧舜的“禅让”行为,反而说尧和舜之所以能继承帝位,是“臣弑君”的结果。他在《说疑》中是这么说的:“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这并非韩非一个人的看法,唐代的刘知几在他的著作中《史通》中引《汲冢琐语》说:“舜放尧于平阳”,意思是说虞舜夺了唐尧的帝位后,把唐尧流放了。又说舜是给禹赶到苍梧而死的,并非史书上记载的是病死的。司马贞在《史记正义》中引《竹书纪年》说:“尧德衰,为舜所囚,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许多名家都对尧舜禅让的行为提出了质疑,那么我国最早有关尧舜禅让的记录是在何时呢?根据我国现存的史料显示,最早记有“禅让”这件事的是被誉为“上古之书”的《尚书》中的《尧典》一章。除了《尚书》之外,提到“尧舜禅让”的还有《论语》和《孟子》等书籍。但是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论语》中有关唐尧让帝位于虞舜的一段文字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后人把伞散简附在书后所成的。而孟子对“禅让”这件事情,态度则比较暧昧。当万章问他:“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他则回答:“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章又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他接着说道:“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人,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尧崩,三年之丧毕;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关于舜禅位于禹,他则认为是天所赐予的,这个天则可以理解为天神、天子,也可以理解为人民。这就是孟子所运用的巧妙的语言艺术来进行的解说。

后代学者也或明朗或隐晦地表达着自己对尧舜禅让的行为的质疑。据《史记》记载,舜取得了行政管理权以后,便开始“举十六相”“去四凶”,目的是为了扶植亲信,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谓的“举十六相”,就是虞舜把唐尧宠信的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同时除掉,这样就不仅架空了唐尧,还能建立自己的势力圈子。把唐尧架空之后,虞舜就开始软禁唐尧,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再逼迫他让位于自己,最后把唐尧的儿子放逐到丹水。

而虞舜同样也不是自愿禅让的,这从虞舜的死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历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巍山。表面上看舜是个能体察民情的好首领,他到了晚年还到处视察。但到了苍梧地区很不幸病逝了。当听到舜死的消息,他的两个好妃子娥皇和女英跟到苍梧,抱竹大哭,双双投水自尽。试想几千年的苍梧之地,既非政治中心,又不是边关要塞,人烟稀少,舜有必要在百岁高龄跑去那南巡吗?他能走得动?还孤身一人去南巡,没有家人照应?既然不带家眷,为什么后来两个妃子会投水自尽?这些都是后来的学者产生的疑问。后人不禁猜想,虞舜之所以会到苍梧,要不就是武装押运,不得不往,要不就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二者必居其一。

传了两千多年的“禅让”说,一旦被完全否定,也难以令人信服。于是,有学者结合社会的发展史加以考证,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寻常的部落选举的方式,后来因政治、教化的需要被后人粉饰成神圣而又光彩非凡的“禅让”罢了。“禅让”一制,众说纷纭,要解开这个谜底,看来还得有更加充分的论证和史料支撑才行。

相关文章

  • 尧舜禅让:第一次权力的交接真相如何

    一说起唐尧虞舜,人们往往会想起他们的相继禅让,所以给中国的远古历史增添了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间。人们总觉得这是个“垂拱...

  • 读史系列|浅谈“禅让制”

    在印象中,但凡说到中国上古时代的统治,必定会谈到尧舜禹的禅让制,仿佛因权力的禅让而让“尧舜禹”三代成为中国政治最贤...

  • 尧舜禅让

    我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觉得帝尧是一个心怀天下,大公无私的人,他不把帝王的位置当作家产,而是当成天下人所共有...

  • 尧舜禅让

    尧舜禅让 帝喾在位七十年,直到活了105岁方才去世。 帝喾死后,他的儿子尧继位,即为帝尧。自此,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 尧舜禅让

    尧在位管理联盟几十年后,发现自己年纪大,也就想退休养老了,想找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自己的职位。于是他就召集各个部落的...

  • 公天下的禅让制的破坏,始于尧的伟岸,止于禹的编排

    禅让制在中国影响非常久远。禅让制始创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而这种谦让权力的王位接班制度,让我们现代人十分钦佩。 尧继...

  • 读史笔记——尧舜禅让的真相

    古史上,如果从帝尧的角度来描述这个时代,通常会称帝尧的德政,风行天下——但究竟怎么个风行法,并没有具体的细节,语...

  • 公心与负责

    ——《少年读史记》之“尧舜禅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少年读史记》中“尧舜禅让”的历史故事,尧的公心和...

  • 尧舜禅让的故事⑵

    今天我看了《少年读史记》的一个故事:尧舜禅让的故事⑵。舜被父亲设计谋害困在井里出不来的时候,他很着急,不知道该如何...

  • 边读边想记:从尧舜的权力交接来看禅让制的真相,历史从来都在重演

    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黄帝时期,三皇五帝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美好的一个时代,虽然大多不可考证。但是禅让形式的权力交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尧舜禅让:第一次权力的交接真相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ce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