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简书的首篇文章发表于2018年4月15日,如此算来,已两年有余。
2018年也是我的写作元年,方向是前端技术文(IT方向的一个细分领域),写技术文耗神耗时,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公众号发表第一篇技术文用了两天时间,几篇过后,掌握了一些写作套路,写作时长在逐渐缩短,平均一篇文章大概4个小时,但这依然是一笔很大的时间支出。作为一个高强度工作的程序员,无力承担,坚持了半年最后放弃。
积累技巧,我从技术文的写作中,提炼出了一些写作小技巧,更加的注重文章的排版,标题,配色,配图以及个人品牌的塑造,这些都是在写作领域中的通用技能,技术文更加的注重逻辑和观点的准确性,任何一个观点必须有实践作为支撑,在技术文中的技术性错误是致命的,在写作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验证。
作为写作者同时也要具备读者思维,文章不是备忘录,不是笔记,是写给读者看的,要在叙述观点前进行背景介绍,铺垫,将读者的思维带入到文章中,开篇直奔主题,阅读起来会显得很突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语小学老师就教过我们,直到最近我才重新思考这句话,不是读了很多书就能写下优质文章,如果在第一年里只读不写,第二年里只写不读,这样是无法提升写作技能的,读写应该是交叉进行,也就是常说的输出倒逼输入。归根结底,就是要不停的读,不停的写。
长期写作者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细节所触动,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作大多数是来自生活中的感悟和总结。
用心写作,我之前的技术文在发布的时候会同步到简书,很多文章积累了几万的阅读量,SEO也很靠前,在我决定放弃写技术文后,我隐藏了简书里的所有技术文,我的技术文之路已经翻篇,是过去时,今年九月底再次回归简书,我将重新开始。
任何体裁,任何方向的文章都需要用心写,这是对读者的尊重,是对写作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挺过迷茫期,作为一个写作新人,迷茫期是无法逃避的阶段,寻找自己的定位,寻找自己的受众,当下互联网写作大行其道,公众号和头条的文章漫天飞,鸡汤文,热点文,八卦文,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更多的人喜欢这样的快消作品,节省时间,文章也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这些文章有着明显的套路,读的多了就会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
作为写作者,这是一条快速变现通道,写作者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能带来收益,所以会有更多的写作者加入其中。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选择,文学写作之路是孤独的,成长是缓慢的,需要时间慢慢积累,变现无法作为坚持文学写作的动机,但文学写作的乐趣也在其中。
写作灵感,当写作者的感情出现波动的时候,也就是写作灵感喷发的时候,对此我深有体会。
去年的时候,感情受挫,写下了很多诗词,虽不懂平仄格律,但这并不影响“创作”。没有背景的诗词作品是没有灵魂的,而诗词的背景就在我的心里,今天再次翻看那些作品,依然回味无穷。
诗歌散文对写作者的要求很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我的作品基本都流于表面,我原谅我自己——一个写作新人。能写出优秀诗歌诗词作品的写作者,对于文学散文同样游刃有余,信马由缰的想象力,让我五体投地。
对此我有一点感悟:平民的诗歌诗词很难有市场(读者),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任何一篇都有着浓重的政治、历史背景,平民的作品背景太浅,毫无立足之地,平民是你,平民是我。
写作者性格,有人给爱好写作的人贴了一些标签,内向,含蓄,委婉等等。他们眼中的写作者不善于日常的交际,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喜欢独处、宅。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
有人说,感性属于女人,理性属于男人,感性的人更加适合写作,颠倒过来就是女汉子和娘娘腔,这样的定论是无知的。
写作和性别无关,不论男女,都可以写作;写作和年龄无关,下至10岁的孩子,上至90岁老人,都可以写作。对写作者的任何歧视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写作和表达,任何一个写作者对此都深信不疑——长期写作可以提升表达能力。在日常交流中总有些人会被定义为表达能力差,说了半天没有重点,逻辑混乱。
如果表达者把想说的话落到文字上,就会很容易的发现问题,长期写作对表达会有质的提升。
今天我重新回归简书,我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我也认识了很多的写作爱好者,写作之路如果感到孤独,我们就抱团取暖。相互见证彼此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