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读一篇序言,读得我内心热血沸腾的。之前养成了读书做摘抄的习惯,读这篇序言,每一段几乎都让我有记录的冲动,整段整段的抄写一遍,都不为过。
这是写在《丰乳肥臀》这篇长篇小说之前的作者自序,序言的名字叫做《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没有二十万字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尊严……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长篇小说,似乎越来越少人看了。是因为他长吗?莫言是这么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太长的小说谁人要看?其实,要看的人,再长也看;不看的人,再短也不看。”下里巴人,高山流水,各有受众。关键,是要写的好,写出长篇的胸怀来。
关于长篇小说的胸怀,莫言的文字中,自带力量。他说,“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如果说中短篇小说就像建造亭台楼阁,小巧精致,那么长篇小说,就像建造万里长城、金字塔,非一般的气象宏伟、波澜壮阔。现在的读者大部分喜欢中短篇,不愿意看长篇,大概一方面是人心浮躁失了耐心,另一方面,是长篇的作者少了前人的那份胸怀,写出的文字失了那沉甸甸的厚重,不容易打动优秀的读者。
“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几个“大”字,给长篇胸怀注入了厚重的能量,而关于对“大悲悯”的解读,是最引发人思考的。莫言说,“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即使好人,也有恶念头。……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同情恶人。……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带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带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这个世界,有“同情心”的人多,有“悲悯心”的人少;能看到别人错误的人多,能看到自己犯错的人少;为自己受伤而自怜的人多,为别人受伤而怜惜的人少。而大悲悯,不是置身度外的同情,是对天下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悲悯,不但认识到外界的丑,更不怕揭露自己内心的丑,是真正的“拷问灵魂”。
长篇小说所蕴含的深度需要靠篇幅来完成,但“长不是抻面,不是注水,不是吹气,不是泡沫,不是通心粉,不是灯心草,不是纸老虎;长是真家伙,是仙鹤之腿,不得不长,是不长不行的长,是必须这样长的长。万里长城,你为什么这样长?是背后壮阔的江山社稷要它这样长。”伟大的长篇小说,不是为了长而长,而是非足够多的篇幅足够多的描述,无法书写尽心中的画卷。就像《红楼梦》,里面人物众多,却是每一个小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因为他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随便拉来拼凑的道具。
长篇小说最大的魅力还在于,他能够被许多人,一代一代的人误读。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长篇小说中的思想应该是冲突的,多义多解的,它不是简单的美丑对立,善恶对立,爱恨对立,更没有完全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就像《三国演义》里的魏蜀吴,没有谁是必然的正义或者邪恶,每一代的读者对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什么是伟大的小说?莫言的这一段比喻非常有意思,“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的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也许没有短篇那么亲民,那么讨好,但是它有自己的坚持。不应为了讨好或是取巧而改变自己的内心,他的读者群体不会因为他的篇幅而放弃他,而它若勉为其难放下身段,那些喜爱“宠物”(短篇小说)的读者们,也不会因为“鲸鱼”缩小了便来靠近它。鲸鱼就是鲸鱼,他有自己的体量,自己的内涵,自己的尊严。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看完这篇序言,对莫言的《丰乳肥臀》更多了一分期待,更多了一分阅读时的敬重。
#砍柴书院征文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c/05c8be3416d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