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时,为创下“故剑情深、南园遗爱”典故的刘询,寻找发妻沈氏多年未果的李豫流下了不少眼泪。
那时候,总感觉这两个帝王太深情了,身为皇帝能对爱妻念念不忘,这是何等的情深,何等的绝爱。
可随着慢慢长大,以至到今天,对刘询的想法并没有改变。
但对李豫却有了新的看法。
所谓,之所以此生难忘,用情太深之说,不过是马后炮以及政治需要罢了。
可这并非是否定他对沈氏的感情,他确实爱过沈氏。

曾经深爱过
沈氏,出身平民之家,因天生丽质,温婉善良,长大后被选进宫,嫁给15岁的广平王李豫。年龄相仿,沈氏又貌美温良。
李豫对沈氏一见钟情,婚后宠爱有加,感情甚笃。
对于沈氏来说,从普通家庭跃入龙门,嫁给皇子,既没金钱上的烦恼,也没七大姑八大姨的干扰,更没有柴米油盐的苟且,有的只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羡煞多少女子。
李豫对自己又好,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呵护有加,一生一世一爱人,这爱人还是皇室王子,简直可以称作人家赢家,神仙伴侣,此生足矣。
夫妻俩的小日子可以说过得相当不错。
一年后,伴随着长子李适的出生,两人平静的生活被安史之乱打断,沈氏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按老家那边的人说,有的人有命享福,有的人命薄压不住。
可见,沈氏就是这样承受不了太大福气的人。或者说,她的福气注定只有这么多。
公元756年,随着安禄山率领叛军攻入长安,李隆基和皇子皇孙们仓皇出逃,由于众多皇室妃妾滞留长安未来得及逃走,被叛军全部掳到了洛阳,而这其中,就有沈氏。
一开始,我对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李豫没有带着沈氏逃走呢?
后来想,可能是他当时在外征战?其实这也说得过去。
心有余力不足,路太远赶不回来,鞭长莫及等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些客观的因素足够他心痛。
何况,他对她用情之深,如果在跟前,不会见死不救。
要知道,张皇后还跟李亨寸步不离呢,一路颠沛流离,不离不弃,更何况沈氏是李豫最爱的发妻?

若是真爱,战乱过后,他为何没有接她入宫做太子妃?
不管怎么说,李豫对沈氏确实有过爱。只不过这爱的深度和广度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公元757年,李豫率军收复了东都后,终于在掖庭中找到了沈氏。
大难已过,夫妻团聚,两人肯定要相拥而泣,哭一哭离别之情,以及得之不易的幸运。
可这里有些令人费解,既然两人久别重逢,李豫对沈氏用情之深,为什么没有在他被立为太子后,并没给沈氏名分,也没有接沈氏回长安,依然把她留在洛阳呢?
要知道,那时可是战乱已过,恢复了平静啊?又不用东奔西逃了,这是什么原因?
可能会有人说我心理太阴暗,但还是忍不住说出客观的想法。
喷就喷吧,反正被喷多次了,也不多这一次。
唐朝虽然较为开放,但对女子的要求同样比较严格,尤其是贞节这件事。
沈氏本就长得漂亮出众,被掳走的时间里,有被玷污的可能性。
对李豫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心结,虽然他不确定,但还是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
爱归爱,哭归哭,这个问题是绝不可能接受,也不打算接受。
于是,相拥哭完,一声拜拜后,策马扬鞭就回宫做太子去了。
都这么爱了啊,甚至当皇帝后二十年寻找她,此时却没有想到带她回去做太子妃。
不得不说,第一次被俘平安后,能想象到,李豫的举动让沈氏心凉了。
若是真爱,怎能置之不理?
然而,自此过后,沈氏的命运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公元759年,当史思明攻陷洛阳后,沈氏再次遭到人生的重击,第二次被俘后成了她与李豫此生的永别,从此无影无踪,下落不明,生死不明。

讽刺:真爱出现 痴寻觅沈氏二十年
沈氏尚在时,李豫将她留在洛阳置之不理,安心做自己的太子,过得好不欢乐。
沈氏彻底失踪了,李豫的深情来了,来了,了。
一纸痴寻发妻召令下来,人尽皆知,四海闻名,寻发妻二十年来,为他造了好大好完美的一个人设。
能痴痴对发妻念念不忘的男人,还能差到哪里去?
妻子没有了,身为不缺少女人的太子还这么找,得要多深情,才会痴痴寻找不断?
能顾好小家的男人,注定是做大家的栋梁啊,活该人家当皇帝……
太像网络上众多成名后抛妻弃子,微博上宣示真爱的男人了。
老婆带着孩子操持家务,给他拼搏免除后顾无忧时,他没关怀没爱恋也没呵护,在心安理得中趁工作应酬机会到处拈花惹草,被质疑抱怨后,还梗着脖子否认:男人应酬少不了这些,你懂什么?
久而久之,假戏成真,老婆带着孩子跑了,他趁感情空白时四处表真情啊: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慌乱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我怎么还没找到新的爱情。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些女孩子说六个字:她走了,谁嫁我。如果非要在这份荒唐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其实这份追忆和李豫一样,只是动个嘴动动手指罢了,反正也不用自己去找,自己也不会亲自去追回。
可现实中的他们跟李豫不一样,现实只能有一个妻子,再娶就是。
李豫马后炮般的真爱戏可是做足了,后宫佳丽众多,只需留一个皇后的位置就行。
后来,随着独孤氏的到来,李豫宠爱得不要不要的,三千后宫谁也不理,只宠她一人。
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想着她不说,就连自己的心事也只跟她一人说,并还将她封为贵妃,仅次于皇后之位。
不仅如此,就连独孤贵妃病逝后,他也不舍得将她下葬,守着她的遗体硬是熬了三年,直到遗体不能保存才恋恋不舍让她入土为安。
并且,还下令让大臣为她写文章纪念。
相较沈氏,能守住独孤贵妃的遗体伤怀,这才是真爱好么。
可能有人说了,他既然能把独孤贵妃死后追封为皇后,死后三年不舍得下葬,既然这么爱,为什么生时不直接封她为皇后?
那哪儿行啊?皇后这个位置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啊,这是深情的象征,是痴爱的等待,是爱妻顾家好男人的重要证据。
这是其一。
其二,李豫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一个皇帝,他要找江山接班人。
而这些人中,沈氏生下的长子各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能文能武,有谋略,有胸怀,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留着皇后位置,是保住太子的位置,这是嫡出,没人敢动。
如果给了独孤贵妃,太子人选保不齐要易主,这个结局他不想看到。
表面上留了个位置,其实是一举三得:
一是造了好人设;二是保住了太子之位;三是还能继续宠爱独孤贵妃,皇后不皇后的名称无所谓,反正她的位置最高了。
所以,这个皇后的位置不能给别人,连同马后炮般的真爱一样,必须保留。
如此看来,娱乐圈内的人设把戏,是李豫早就玩剩下的;而从人设处处崩坏来看,不过只学了皮毛而已,因为到今天,李豫痴寻发妻的故事还在广为流传,人设也没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