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罪春秋历史好玩的历史
【读史记论】 羊斟的报复

【读史记论】 羊斟的报复

作者: 口耳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09:07 被阅读49次
image.png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二月壬子,宋、郑二国战于大棘。将战,宋军主帅华元杀羊飨士,不与其御羊斟。及战,羊斟告诉华元:“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成语“各自为政”的出处)说罢,羊斟驾车冲入郑军阵地,华元因此被俘,宋师大败。

《左传》谴责羊斟,话说得很重:“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将羊斟直贬至“非人”、“无良”的境地。

《左传》相传系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的史著,但现存文本中明显掺有汉朝人加工的痕迹,史评中流露的价值观也多为大一统王朝流行的思想。宋人林栗说:“《左传》凡言君子曰是刘歆之辞。”上引骂羊斟的话也是。

羊斟是华元的“御”。此处之“御”,切莫以为是奴仆之属。孔子教授弟子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首开先河,将本限于贵族世代传习的“王官之学”导入民间。而在羊斟和华元的时代,“御”尚为贵族垄断的技艺。驾驭战车冲锋陷阵,技术要求远较日常生活所需为高,主帅之“御”,则更是“御”中之“御”,高精尖人才是也。所以,对于羊斟,我们至少要把他当作“士”来看待。

士有士的伦理。简言之,士与养士者间固然不平等,却应存在一种“对等”的关系,士如何报答养士者,是要视乎养士者如何对待自己的。所谓“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相反,如果杀羊飨士不及我,那就是视我如草芥,如此,我也不妨以你为寇雠了。

夜幕下,华元的军营里群情亢奋,众人吆五喝六,大快朵颐。这边厢,羊斟却不能分到一杯羹,独处凄凉,他一定寒透了心,必以之为奇耻大辱。

士可杀,不可辱。

羊斟的报复,就是让轻视他的华元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输掉战争、沦为阶下囚。

由于麾下一士的怨恨,华元陷入了军败国破、身为所擒的处境,这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史官记下这个故事,用意就是要提醒那些养士的人:一定要善待士, 要得士心,因为,一士含怨就可能坏你的事!

时势推移,大一统王朝治下,个人对国家的义务被置于人伦关系之上,“士”这一社会阶层逐渐消失,人们也已渐渐不能以“士”之情来理解羊斟对华元的报复了,责其以私撼败国事者越来越多,由此亦可观时代风气的嬗变。

相关文章

  • 【读史记论】 羊斟的报复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二月壬子,宋、郑二国战于大棘。将战,宋军主帅华元杀羊飨士,不与其御羊斟。及战,羊斟告诉...

  • 【讲故事读成语】羊斟惭羹

    第一次知道这个成语,叫做 “羊斟惭羹”,读[yáng zhēn cán gēng]。 羊斟,春秋时期宋大夫华元的车...

  • 华元被俘之秘

    《左传.宣公二年》载:郑伐宋。宋华元等迎战,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卒,而不送给羊斟吃。将战,斟曰:“...

  • 羊斟惭羹

    春秋诸侯竞相开疆拓土争霸斗殴尚无夺天下残酷各自专心鼓捣国家雏形作战像业余演出玩命节目 活捉之敌可由母国赎回否则就失...

  • 【灯下夜读】一碗羊汤引发的血案

    在《左传 ∙ 宣公二年》和《史记 ∙ 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里,都记载了这样一个“羊斟惭羹”的故事。 郑伐宋。宋...

  • 著名的三个车夫

    1、华元的马车夫羊斟 华元准备与郑军开战时,杀羊犒赏士兵,他的车夫羊斟没有吃到羊肉羹汁,所以怨恨华元。等到两军...

  • 都是羊肉惹的祸

    春秋时期,宋郑交战,宋将华元战前为了鼓舞士气,杀羊请众将士吃羊肉羹,犒劳士兵,结果偏偏漏了车夫羊斟。羊斟没吃上肉,...

  • 为什么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在小说里都成了战力弱鸡?

    原创 鱼羊作者团 鱼羊史记 9月16日 鱼羊史记. 撰文:鼓浪隐士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大家如...

  • 洛阳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上万件文物有哪些超级国宝?

    夏朝距今久远,都城在哪里? 《竹书纪年》记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史记·夏本纪》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

  • 【读史记论】 论郦寄卖友

    汉初吕氏覆灭,属吕禄之死最惹人同情。因其既遭女婿刘章背叛,又被挚友郦寄出卖。 朱虚侯刘章少年英雄,素怀为刘氏报仇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论】 羊斟的报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rq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