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硕建安中。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
那个在元好问诗中比肩曹操刘备的并州刺史刘越石,便是神州陆沉时期华夏史上又一位盖世英雄,刘琨(后世史学家文学家更多的将曹刘看作是建安七子的曹植和刘桢,可笔者更愿意相信这个曹刘就是乱世枭雄曹操和刘备,只因刘琨半世金戈铁马不是清谈文人可并驾齐驱!)。他“雅壮而多风,言壮而情骇”,他曾是洛阳城中声名赫赫的贵公子,他也是闻鸡起舞的志在四方少年,他更是枕戈待旦的铁血大英雄,他是西晋之英杰,他是神州陆沉时期名士之楷模,他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司空刘琨刘越石!
<一>洛阳城中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他面冠如玉,他风姿绰约,他手持制作精良的麈尾走在洛阳城的大街上,花团锦簇,行人让路。他正在去往金谷园石崇的私宅进行又一次的“金谷雅集”。或许多年之后的他也曾经为自己曾将青春年少抛掷在这一段庸俗的酬答之中感到羞愧,但当时的刘琨却是地道的洛阳城中的贵公子。饱读诗书又儒雅风流的他,也必然赢得了含笑酒垆前的十五胡姬,在洛阳城中对着他嫣然浅笑。所以他才能在唱和中吟唱“花将面自许,人影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这荡漾着春色的青春诗句。
刘琨由于年纪最小,位列金谷二十四友之末,成为西晋文坛的“泰斗级”人物。这些人多是“贵游豪戚浮竞”之徒,出生背景相似,人生态度一致,重奢华又放浪形骸不羁。这种性格在大豪杰时代的刘琨身上便成了一个不利因素,暂且按下不讲。金谷二十四友中有“洛阳纸贵”的左思,有绝代风华的潘安,有富可敌国的石崇,有陆机陆云两兄弟,皆是当时名重一时的文坛领袖。那个时候他们的“金谷雅集”,更多的是诗词唱和,可也不能少的,便是清谈。
清谈是魏晋时代士大夫阶层兴起的“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以清谈为主要方式,针对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的诸多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或许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哲学研讨会之类。纵然清谈确实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乱世不横刀立马却只顾清谈,终究难成大业。因此后世才有了“清谈误国”之说。年少的刘琨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如果没有遇见那个司州青年主簿祖逖,今日我们再提起刘琨,浮现在脑海中的便可能只是一个纨绔风流的洛阳少年吧。
<二>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蜕变
公元289年,注定是要被历史和后世如我者铭记的一年。这一年神州陆沉时期的两位大豪杰在青年时期相遇了。那一年的刘琨28岁,那一年的祖逖33岁。那一年的他们相见恨晚,英雄相惜,在同任司州主簿的日子里,两个青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蜕变,尤其是刘琨。当年那个洛阳城中的纨绔公子,在看到西晋繁华表面下埋藏的腐朽之时,在祖逖的鼓励之下,闻鸡起舞,为自己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篇章。
后来两人分别,同样在抗击外敌之时用自己的坚持挺直了整个民族的脊梁。分别之后,刘琨闻言祖逖被重用,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历史巧合总是这样让我们心醉神迷,幸好公元289年的这次相遇,让刘琨完成了最华丽的蜕变,跟那个庸俗的洛阳少年说一声再见,再见便是顶天立地厉兵秣马的英雄好汉!
<三>扶风高歌吹笳退敌真豪杰顶天立地
八王之乱乱世烽烟起,大丈夫受命于危难之际。
公元305年,建汉自立的刘渊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能抵挡住他前进步伐的人,这个人就是刘琨。历史有时候总是这么令人忍俊不禁,刘渊自称是刘汉后人,追后主刘禅为先祖。而刘琨却真真切切的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属同宗。冒牌高祖后人遇到了正牌刘姓,便遇见了第一次失败,我们无法去说这是历史在告诫我们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此时的刘琨,正是令胡人胆寒的汉族大豪杰,无论匈奴刘渊还是羯人石勒(后面我们将单独讲述大豪杰石勒的一生)。
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当刘琨转战来到晋阳城内之时,府衙寺院焚毁已尽,横尸遍地,幸存者由于疾病饥饿而面无人色,满城荆棘丛生,豺狼乱窜。士大夫出身的刘琨,内心一定感慨万千,五味杂陈。这个乱世如斯,人命如草芥,若不平此乱世,世人有何面目清谈又附庸风雅!刘琨做的第一件时期便是率人清除荆棘,收葬尸骨,建造府第,修缮市场牢狱。刘琨亲自慰劳安抚返回家园和前来投奔的民众,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
琨密遣离间其部杂虏,降者万余落。元海甚惧,遂城蒲子而居之。刘琨做的第二件事情便是通过离间之计让很多匈奴的小部落归降于他。据说,这还是让刘渊迁都的原因之一。
琨引猗卢并力攻粲,大败之,死者十五六。琨乘胜追之,更不能克。这便是刘琨做的第三件事情,通过联合鲜卑部落,以胡制胡,对匈奴进行反击。
刘琨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在战争中熟练运用心理战这一打法。在历史或真实或虚假的流言中,曾告诉我们刘琨曾用一曲《胡笳五弄》,吹的匈奴士兵既哀伤、又凄婉,进而引起了军心骚动。当半夜时分,再次吹起这支乐曲,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刘琨便由此解了晋阳之围。或许这样的故事被后世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是笔者情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历史本来就该这般美好,豪杰注定有异于常人的魔力!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在那个汉军横扫北方之际,在所有军队在碰到刘曜和石勒的军队一击则溃,一败涂地之际,“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的刘琨以其固守之策坚守晋阳,保住了并州一隅,着实不愧于豪杰二字!
<四>百炼钢化绕指柔英雄向末路
然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我们上文曾经说到,少年时代的刘琨生活奢华纸醉金迷,在局势艰难之际,刘琨尚能自持,可一旦局势缓解,他身上的浪漫疏狂的气质便卷土重来。毕竟他曾经先是一个诗人,而后才是一名将领。所以在乱世中流利失所的人来投靠刘琨之时,却遇见了一个士大夫阶层,无奈便只好又转身离开,所以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这样的性格或许预示了刘琨当此乱世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但毕竟他只是西晋的一个将领,能将抵抗做到这种程度,已然十分不易。于我而言,更喜欢这样的一个刘琨,身上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却又同时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豪杰,同时又有着普通人一样的缺点,但这些缺点的存在不仅没有抹杀他的伟大,反而令他更饱满更栩栩如生的活跃在史书泛黄的边缘上,活在后人的万千感慨中。
当公元316年西晋亡国之后,以一己之力抗衡匈奴的刘琨也陷入孤立无援之际,无可奈何之下依附段匹磾。可猛虎塌下岂能容他人安睡,尤其是民心所向志在四方又威风凛凛的豪杰刘琨。千锤百炼的精钢刘琨到头来也成了可被缠绕在手指上的柔丝。刘琨在段匹磾的囹圄内走向了人生的终点,这一年是公元318年,而这一年的刘琨,年仅48岁,正值英雄壮年。或许一定要有这样的遗憾,才会让故事说起来更加荡气回肠;或许一定要有这样的遗憾,才会让我们今天再读到刘琨的《重赠卢谌》之际,不觉间泪流满面。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五>斯人已去,故事尚在继续
明清之际大思想家王夫之曾经这样形容刘琨:琨乃以孤立之身,游于豺狼之窟,欲志之伸也,必不可得;即欲以颈血溅刘聪、石勒,报晋之宗社也,抑必不能;是以君子深惜其愚也。
王夫之所说或许并不无道理,刘琨自己或许也明白,从洛阳来到并州之时,他已经预见到,单凭自己绵薄之力是无法支持从内而外皆已腐朽的西晋大厦的,但是他还是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的从纸醉金迷中枕戈待旦来到满头狼烟烽火之中。他挺直了脊梁,于是整个汉族的脊梁便不曾弯曲;他顶天立地,于是千百年过后,我们依然能在那漫天黄沙里看到一个士人的风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这样一份坚持,这份坚持要比生命和尊严更珍贵更不可撼动。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斯人已去,故事尚在继续。
洛阳城中兮有贵公子,闻鸡起舞兮大鹏始振翅。
枕戈待旦兮吹笳便退敌,两晋豪杰兮刘越石!
网友评论